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 题:阿拉丁的新愿望——海丝路上的一千零一夜
新华社记者何奕萍 李腾 邵杰
“相传古时候,在印度和中国之间的海岛上,有一个萨桑王国……”《一千零一夜》开篇第一句话就提到中国。事实上,中国在这部名著中频繁出现。《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裁缝的故事》等篇章中的人物都与“中国、航海、经商”这三个词相关。
宋《太平广记》记录了几十个关于胡商来华经商生活的故事。
无独有偶。宋人所编《太平广记》记录了在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40多个胡商的故事,他们大多来自波斯、大食等地区,擅长经商,擅寻商机,频繁来华。例如,有波斯胡老“商贩于此,已逾二十年”。又有老胡人买到宝贝后“泛舶归大食去”。
航海去中国,泛舶归大食。不同文明的各自讲述,共同复原出丝路的包容、交融与繁荣。这些特性,亘古不绝,延绵至今。这些故事,共同书写出追逐梦想、实现愿望的“新一千零一夜”。
八百年的飘香满屋
虽是故事传说,但《一千零一夜》所反映的背景和一些基本事实不虚。唐宋时期,大批阿拉伯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他们中包括商人、旅行家等。后来,不少人在中国沿海地区定居,繁衍生息,其中就有现年63岁的泉州香料商人蒲良宫的祖先。
据考证,蒲良宫的祖先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从中东经东南亚辗转来到中国,先定居广州,后移居泉州。十三世纪中叶,蒲氏家族中的蒲寿庚,依托当时极盛的海上丝路贸易,成为泉州首屈一指的商贾,史书称其“擅蕃舶利者三十年”。那时,蒲氏族人把中国商品沿着海上丝路运到中东,又把产自中东的香料运回中国。在蒲氏家族眼中,丝路,就是“香路”,就是生存之道。
阿拉伯人后裔蒲氏在福建永春先经营的“蒲庆兰香室”。新华社记者 李腾 摄
蒲寿庚后人在泉州已繁衍至十九代,传承香料生意至今。蒲良宫是蒲寿庚第十七代孙,在泉州永春县达埔镇经营有“蒲庆兰香室”。香室内展示的降真香、安息香等香料,仍在散发昔日丝路的味道。
蒲良宫小心地捧出一本《蒲氏族谱》。他按照书中的谱系图,讲述每一代先人的故事,讲述自己从5岁开始识香辨香直至练成“蒙眼识香”的故事,讲述他如何把家传技艺传授给后人与乡亲的故事。
蒲氏后人蒲良宫演示传统制香工艺。新华社记者 李腾 摄
香室屋后的平房,是制香作坊。推开老木门,香气扑面。像往常一样,蒲良宫卷袖、碾粉、沾水、甩水,将香芯展成扇形,在香料壶内滚动,将香料均匀裹在香芯上。那份娴熟与自信,造就出一束如孔雀开屏般美丽的香花。
万里异域传香,百年技艺传承。今天,仍有一两百名蒲氏后人生活在永春,他们早已融入当地生活,但作为制香传人,他们仍像古代那样和海外香料世家交流技艺,也把中国香传播到海外。
泉州永春县一家制香厂员工在晒香。新华社记者 李腾 摄
蒲良宫的儿子蒲海星用沉香“奇楠”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并教她闻香识香。在蒲良宫眼中,“中国香的精髓就是合香,合,就是中外文化的融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