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正在依次投放各个城市,买个充电宝还是使用共享充电宝,两者对比算算账发现,使用共享充电宝比买个充电宝更划算。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电池续航能力会更强,但也有分析认为,场景铺设与建立征信环境或成共享充电宝发展最大需求。
不过,共享充电有点赞,也有争议,因为需自备数据线,归还也不便。
买不买充电宝难住了小伙伴
周女士的女儿只有15岁,虽然上学期间不准许携带与使用手机,但是她还是会挤出大把时间花在手机上,让她最苦恼的不是玩手机的时间太少,而是手机需要时不时充电,“手机经常没电,充电宝携带不方便,没有充电宝就不能尽兴玩手机。”周女士女儿说,共享充电宝确实方便,每次充电只需要1元钱,但累积起来也是一笔不少的花费。
周女士告诉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在她的记忆中,为手机购买过的充电宝,已经不少于十个,“多数是丢失了,丢了就再购买一个”周女士说,实话实说,每一个充电宝都没用过几次,主要是有点沉、携带不方便,“没有充电宝的时候,手机经常没电,有了充电宝后,发觉充电宝几乎用不上了。”周女士说。
记者对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包括沈阳三好街在内的多数出售充电宝商家表示,目前充电宝的销量在逐步减少,“手机电量足了,能够随时充电的地方也多了,卖充电宝的多,竞争也激烈了。”商家说,以往大容量、快冲功能的充电宝十分好卖,如今即使是大品牌的充电宝,顾客也会挑来选去,明显一副“买不买皆可”的态度。
算账:共享充电宝比买划算
有统计显示,城市人口购买充电宝的数量是1.7个,用户购买四五个充电宝已是常态,充电宝每年能够有上亿的销量,但手机没电依旧是当下现代人最大的焦虑之一。充电宝属于低成本行业,目前已经无利可赚,大的充电宝厂家已经将成本做到了极致,其余商家再难与之抗衡。
在“双十一”大战中,曾经有商家备货了数万个充电宝,没想却遭遇了“滑铁卢”,只卖出几千个,商家“蒙了”,最后总结的原因是,充电宝的风光不再,共享充电经济将成为市场的宠儿。据了解,目前已有8家企业宣布获得融资,超20家机构入局共享充电宝领域,总融资金额高达3亿元,其中不乏腾讯、小米、奇虎360等大公司的身影。
记者体验,通过手机扫码来租借充电宝,用户只需根据屏幕流程完成操作即可借得一部充电宝,完成租借需缴纳100元押金,芝麻信用分在600以上的用户,则可以享受免押金租赁。收费标准是前1个小时免费,其余按每小时一元收费,10元封顶。记者粗略计算,每年花费在共享充电宝的费用,大约为20元左右,而购买一个充电宝的价钱,则相当于享受共享充电宝3年到5年的使用期限。
共享充电宝未来面临新挑战
共享充电宝靠什么赚钱,这是很多消费者感兴趣的话题。记者调查发现,共享充电宝目前依靠超时收益、数据线售卖收益,商家设备租赁收益、广告费等四项预期项目弥补。目前,已经有科技公司声称,依靠以大带小的场景铺设,利用先发优势和技术壁垒迅速实现了营收平衡。未来占领大商场、高铁地铁、火车站、医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再来开发咖啡馆、餐厅等小场景。
共享充电宝才刚刚起步,远未达到恶性竞争的地步,中国每年都会卖掉几亿个充电宝,如果线下铺设达到几亿的规模,比单纯销售充电宝更环保,更低价和高效。但有互联网分析师认为,从长远来看无疑是一个伪需求,一种基于“磷”的新型电池,重量只有普通电池的1/6,能量密度电池续航能力是普通电池的7倍。一旦这种颠覆式技术普及,共享充电宝肯定会面临倒闭。
据了解,有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布局征信产品,而手机充电作为一个底层需求,数据非常高频,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征信场景,“他们并不想要盈利,他们更希望的是培育用户习惯,建立一个成熟的征信环境,当用户线上线下都离不开你时,盈利点肯定是很多元化的”。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梅天磬 实习生 沈佳溪
相关链接:
销售假“小米”充电宝 海口一公司要赔1.8万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