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航班备降,60余航班取消,140余航班延误,上万旅客受影响。
5月12日晚,重庆机场连续发生两次无人机干扰航班事件。
然而,就在5月10日,重庆市公安局发布了《加强民用航空器飞行管理的通告》。5月12日,重庆市政府召开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工作会做出专门部署,要求“对航空安全隐患零容忍”。
在治理无人机“黑飞”高压态势下,究竟是谁在顶风作案?
是否有幕后黑手
近1个月,西南地区不断发生无人机干扰机场航班事件——四川省成都市双流机场出现9次、重庆江北机场出现3次、云南省昆明市长水机场出现1次。
有网友甚至喊出“忍无可忍了”,重庆机场官微亦于4月12日发出微博:“住手!!!请不要拿旅客生命开玩笑!重庆这些地方禁止升空无人机!”
在全民声讨声中,“黑飞”无人机挑战法律底线、挑战公共安全、挑衅执法能力的气焰丝毫没有削减,且愈演愈烈。
5月12日晚,两起“黑飞”事件发生后,有乘客认为,无人机“黑飞”并非玩家不断玩火那么简单,很可能是有预谋的行为。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早在成都机场发生受无人机“黑飞”干扰事件后,网上即有质疑声音,甚至有网友提出:“为何都是发生在民航西南空管局的辖区?下一个会是重庆吗?”
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的5月9日下午,重庆机场“中招”,12架次航班备降外场。
一些网友直截了当地提出,西南某飞行管理系统背后的团队为了绑架大疆等飞行器公司,故意雇飞手威胁公众安全。
对于网友的质疑,大疆创新公关经理张梵晞在给《法制日报》记者的回复中表示:“我司不便评价第三方。”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无人机无视公共安全的违法违规飞行,都应当受到严厉处罚,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中国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法学会航空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起淮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5月13日,重庆机场公安分局召开“关于重庆机场禁飞区域无人机黑飞事件的应急会议”,提出“针对5月12日黑飞事件,不排除是蓄意挑衅行为”,并表示重庆市公安局已发布高额悬赏。
联动管控何时见效
“黑飞”者置航班飞行安全于不顾,把人民生命安全当儿戏,一再挑战法律底线,也考验着监管能力。
5月10日,重庆市公安局在发布《加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的通告》时表示,国家明确规定了无人机的管理职责。
但是,正如重庆市政府召开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工作会上的分析所言,“相关部门目前尚未形成相对固定的常态化联动管控体系,容易出现漏管失控现象”。
张起淮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无人机活动隐蔽性大、进退快速、探测预警困难等特点确实给追查取证设置了障碍。购买使用随意、实名登记缺位、法律意识薄弱也给公安机关侦查无人机“黑飞”带来困难。
“黑飞”如何追责
重庆机场方面表示,飞机起飞和降落阶段是最容易受到影响和威胁的,无论出现信号干扰还是发生碰撞事件,都会造成飞机系统故障甚至失去控制,出现灾难性的事故。
5月12日晚,重庆机场出现的无人机“黑飞”事件尽管没有造成毁灭性灾难,但是在这场40余航班备降、60余航班取消、140余航班延误、上万旅客受影响的事故中,各方直接间接损失不可估量。
有损害就有赔偿。重庆律师聂炜昌对《法制日报》记者表示,无人机“黑飞”造成严重事故,应该依照刑法关于重大飞行事故罪或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无人机“黑飞”造成损失的航空公司和机场,可以向“黑飞”行为人提起民事诉讼。
对于遭受利益损害的乘客,聂炜昌认为,乘客可以找航空公司索赔,由航空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后再去找无人机“黑飞”行为人索赔。
本报重庆5月15日电
相关链接:
重庆机场受无人机干扰 12架次航班备降他地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