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最大的煤炭国企——川煤集团由于资金链紧张,再次发生10亿元债务违约。
从去年6月份开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川煤集团已经发生三次债务违约,共计25亿元。
对此,业内认为,在煤价下跌的过程中,川煤集团亏损严重,盈利和偿债指标都快速恶化,再融资也较为困难。
更严峻的是,尽管川煤集团已深陷债务危机,但其仍有煤矿需要整合,导致财务杠杆还在上升,债务负担处于不断加重状态。
有分析师认为,川煤集团第一次债务违约就是依靠地方政府解决的,但是其短期内恐怕难以摆脱困境,后续依靠债转股的可能性较大。
再爆10亿元债务违约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5月15日,四川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煤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到期的一笔5亿元中期票据,只能支付2970万元利息款,无法兑付5亿元本金。至于何时能兑付本金,暂时没有实质性计划。
一周前,川煤集团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这只名为“12川煤炭MTN1”的票据,由于公司当前资金链十足紧张,原计划的资金筹措方案尚未落实,虽然公司正在积极筹措偿债资金,但本期中票到期兑付仍存在不确定性。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川煤集团第一次发生债务违约。
2016年6月15日,川煤集团发布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未按期足额兑付公告,公告称主要原因为受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煤价大幅下跌、新发行债券困难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资金链紧张。
川煤集团也因此成为首家正式违约的地方煤炭国企。
业内认为,此次违约属于典型资金周转困难所致,川煤集团亏损加剧,同时遭遇外部融资环境收紧伏击。
2016年7月28日,川煤集团发布兑付公告称,该公司多个渠道筹措资金,已向登记托管机关全额划付相关本息共10.572亿元,并同时偿付932.45万元违约金。
然而,好日子并不长久。仅过了5个月,2016年12月25日,川煤集团一笔10亿元到期的PPN(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13川煤炭PPN001”,迄今未能兑付。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川煤集团共发生三次债务违约,共计25亿元。
中金公司对此表示,川煤集团自身经营状况很差,在行业景气下行过程中,盈利和偿债指标都快速恶化,而且面临很大的再融资压力。2016年6月份“15川煤炭CP001”违约后兑付,相信有不小的政府支持协调因素支撑。而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公司再次出现债券违约,说明外部协调并非一劳永逸,前一期完成兑付并不意味着存续债券均能顺利兑付。
持续亏损陷债务危机
实际上,受益于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去年以来,煤价大幅反弹,多数煤企在2016年实现盈利,但川煤集团仍旧亏损严重。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以及2016年一季度,川煤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5.52亿元和16.60亿元,同比下降 23.36%和 25.04%;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3.77 亿元和-2.80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93.17%和 225.23%,亏损进一步加剧。
今年2月份,四川省国资委在召开的省属监管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强调,按照计划安排,今年川煤集团要力争大幅扭亏70%以上。
作为四川省最大的国有煤炭企业和唯一的煤炭整合主体,川煤集团旗下拥有川煤股份、攀煤公司、芙蓉公等约20家子公司。其有员工5.1万余人,企业资产总额380亿元;煤炭年设计生产能力2050万吨以上。
川煤集团作为地方唯一整合性平台,由于近年来大力开发新矿并整合小矿井,导致债务规模不断上升。
其中,公司旗下挖陇沟煤矿、龙门峡南矿和雷公山煤矿均未按期投产,资金需求量与占用量都较大,财务杠杆持续上升,利息负担不断加重。
截至2016年年末,川煤集团债务总额已升至362.0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92.22%。
这一债务规模对于已经亏损的川煤集团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新世纪评级在一份针对川煤集团的研报中称,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川煤集团煤炭主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短期内盈利改善的可能性不大;其次,川煤集团今年的财务杠杆正持续上升,债务负担处于不断加重状态。未来1年-2年将是其偿债高峰期,面临的集中偿付压力大,而该公司仍有部分煤矿尚处于建设期,后续资金需求量大,将推动公司债务规模继续上升,整体财务风险加大。
需要一提的是,目前,不少债务规模较大的煤企都在尝试通过债转股的方式来降低资产负债率。
去年12月19日,在四川省国资委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上,四川省国资委也表示,将选择铁投集团、川煤集团等3户-5户企业,探索开展债转股试点。
有不愿具名的煤炭行业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煤炭行业已经开始好转,但由于前几年一直亏损,积累的债务负担较重。不少已经实现盈利的煤企,偿债能力也很低,不少利润都用来还债了。像川煤集团这种仍旧亏损的煤企,在短时间内依靠自己的能力摆脱困境的可能性不大。
“一方面,地方政府此次出手相救的可能性仍旧较大;另一方面,像山西好多煤炭集团一样,债转股或成为川煤集团的救命稻草。”上述分析师称。
相关链接:
多部门或出新政限煤炭进口 力争迎峰度夏前回落570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