萂村完小第一代校舍报国寺。张丹 摄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已经成为当下云南贫困地区的真实写照。18日,在大理州建档立卡贫困村萂村,记者看到一所投资1186万元的现代化白族小学正拔地而起,这也是这所拥有百余年历史完小的第三座校舍。
萂村完小始建于1906年,当时的校舍是萂村最大的庙宇建筑报国寺。环绕萂村的崇山峻岭没能阻挡萂村完小的名气,1928年,萂村、挖色、康廊、炼洞、海东、海南、排营联合设立宾川县第四高级小学,学校远近闻名,成为当时的教育中心。
报国寺内存放的桌椅。张丹 摄
73岁的张学慧老人上世纪50年代曾就读于萂村完小,她的父亲曾任萂村完小校长。她回忆道,“那时候能读书的人不多,我们全班只有18个人,女孩子就两个。”
从上世纪80年代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开始,萂村上学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和报国寺房屋的老旧及文物保护的需要,1989年起,萂村完小在报国寺南面开始扩建。20年里先后修建了综合楼和教学楼,设置有教室、宿舍、图书室、音乐美术室、实验器材保管室等。直至2010年,萂村完小师生才全部退出报国寺校址。
走进报国寺,可以看到当年的教学用品堆放其中,一些教室和宿舍还保留着原来的设置。与泛黄的古旧报国寺并排而建的现代校舍里,传出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
第二代校舍(左)与第一代校舍(右)并排而居。张丹 摄
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日益便利,外出务工的村民增多,萂村这个曾经被大山禁锢的村庄也渐渐与外面的世界接轨,这让深居山区世代与贫困苦苦斗争的人们意识到,只有教育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途径。
“近年来,村民们对教育愈发重视,很多家长会迫不及待地把未满入学年龄的孩子送来学校。”萂村完小教务主任普光龙从事乡村教育近20年,他说,现在不论家庭多困难,家长都会支持孩子上学。萂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100%。目前萂村完小共有11个教学班,专任教师21人,学生407人。
普光龙也坦言,家长虽然重视,却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很难与学校在教育方面形成合力或进行良性互动。据统计,文盲占萂村总人口的1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超过45%。
萂村完小第三代校舍效果图。张丹 摄
“民族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也有其特殊性。”普光龙介绍,由于萂村90%的村民为白族,许多孩子受家庭影响只会讲白族语言,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生活,学校在低年级开设了白族语、普通话双语教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不断推动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随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萂村完小现有校舍和操场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2016年省州地方共同出资1186万元新建萂村完小,占地面积15660平方米。
“现在正在做防震地基。”普光龙介绍说,按照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萂村完小整体搬迁新校规划设计为12个班,能容纳540人,学校图书8294册,学生计算机23台,科学数学仪器配备和音体美器材配备均达到I类配备。
正在建设中的萂村完小第三代校舍。张丹 摄
学校硬件逐渐完善的同时,师资力量也在加强。萂村完小21位专任教师中,本科3人,专科15人。但对于一个贫困村来说,优质教师资源仍是稀缺的,萂村完小计划开设英语课已久,却一直没有招到老师,学校里3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1名,其余都在40岁以上。
萂村完小面临的问题在西部贫困地区具有普遍性,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基础差,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优秀教师少、优质资源少。普光龙说,要吸引年轻有为的教师下得来、留得住,还需多方面努力。(完)
相关链接:
格陵兰西部最活跃冰层一个小时内能发生数次崩解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