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书扶着孩子走在山路上。韩贤普摄
杨绍书在上数学课。韩贤普摄
站在贵州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华山小学的二楼,视线可以越过围墙俯瞰乌江上游支流错界河,河水碧如翡翠。河面上偶尔有舟子缓缓漂过,那是下游几个苗寨有人家载了鸡豕到乡场上换些油盐用度。
那几个苗寨有20多个学生在华山小学就读,他们往来学校是坐不得舟子的,一来舟子太小,只载得下两三个人,二来也有安全方面的考虑。行不得水,那只有走路了。旱路本来是没有的,多亏了同样出身于苗寨的老师杨绍书,用镰刀和锄头攀着船头山辟了一条小径出来。
“4公里的山路,最高船头山、最险蜂子崖,杨绍书老师每天带着学生往返一遭,硬生生被他们蹚出一条小道来。”金兰镇教管中心主任姚云说。
一个老师的双语教学点,为了践行诺言他坚持了18年
杨绍书是瓦房村几个苗寨里第一个迈进中学大门的人,本也可能是第一个走出这大山的人。“第一次是无奈放弃,第二次是主动想着留下来。”杨绍书说。“第一次是无奈放弃”,讲的是他1976年升入初中的时候,家里实在是凑不出5元钱的学杂费,在学校待了半年就回家扛起了锄头。
孰料,原公社书记彭正祥找上门来。杨绍书还记得那是1977年8月份的一个雨夜,“上午出门还顶着日头,这地方难摸得很。”开门的正是16岁的杨绍书。
彭正祥说:“我晓得,你是杨绍书,是锄头好耍还是笔杆子好耍?”看杨绍书一怔,彭正祥又接着说,“以后不要下地干活了,在家里办个识字班,我给你记一个壮劳力工分。哦,我是公社的彭正祥。”
听见彭正祥三个字,杨绍书才回过神来,忙不迭地点头。这时父亲从里屋披了外衣出来,操着一口苗语要拉彭正祥住下。彭正祥摆摆手,“听不懂你说啥,教书的事娃子应了,回了。”
“娃子应了”,打小惯被长辈呼来喝去的杨绍书看着彭正祥风风火火的背影,心里有股莫名的感动,把这当成了公社书记和他订立的一个诺言。
一个月后,杨绍书的识字班便在自家的堂屋开张了。找木工刨了一张木板刷上墨汁就是黑板,两块木条搭上砖头就是课桌。条件虽然简陋些,好在不收学费,当天就有9个孩子来报名。杨绍书既教数学、又教语文,既教汉语、又教苗语,这个只有一个任课老师的双语教学点前后坚持了整整18年。
斩荆棘、搭藤索,他用双手开出上学路
“1981年包产到户,不记工分了,公社又帮我转成了民办代课教师,比种地收入高。”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他的工资已没法维持家里四个孩子的开支,杨绍书也曾在暑假跑到广西去挖煤。
“你问我当时有没有动摇,说没有是假的,但总是忘不掉彭书记那晚的背影,开学时间一到还是赶了回来。”彭正祥已于1985年病逝,杨绍书摇摇头,“如果彭书记知道我不干了,不知道怎么看我。”这就是杨绍书所讲的“第二次想着主动留下来”。
1995年,杨绍书的教学点合并到了如今的华山小学,他也成了华山小学的一名民办代课教师。学校的办学条件变好了,可怎么上学却难住了杨绍书和他的10多名孩子。华山小学距离华岗三组有4公里左右,有且只有一条“毛狗小道”,深藏在大山之中,荆棘密布、杂草丛生。这样的上学路,别说年幼的孩子们,就连大人们走起来也艰难。
杨绍书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带着镰刀、锄头,斩荆棘、刨石梯、搭藤索,硬生生用双手给孩子们开出了一条小道。这些年来,每隔一两个月,他都要带上工具对这条小路进行清理,方便孩子们上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杨绍书带着苗寨里的孩子们出山、进山,22年来走过的路程大致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天雨路滑,他就把走不动的孩子背在背上;有的孩子饿了,他随身携带着干粮。正因为有了杨绍书的坚持,从1977年开始,华岗三组的适龄儿童没有一个在小学阶段失学、辍学。
“华山小学可以没有校长,但不能没有杨绍书。”华山小学校长王毅说,学校现在53名学生中有22个是苗族孩子,而6位老师中只有杨绍书一人通晓苗语。“苗族孩子从学前班到一、二年级,都需要在杨老师的辅导下进行语言的转换。”
相关链接:
中学教师孩子有10部智能手机 全是学生家长送的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