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蹲点贫困村调研采访】
通溪桥村很静,尤其在夜晚。听不到广场舞音乐,看不见图书室灯光。蛙鸣、狗吠、鸡啼和谐悦耳,但总感觉少了点人气。村里共375户,1315人,其中600多人外出谋生,剩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学龄孩子寄宿学校,周末才回。
通溪桥村农家书屋开张了。光明日报记者 唐湘岳 摄光明图片
一阵歌声从山间传来,是村民刘利人边劳作边唱阳戏。
阳戏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由湘西各地民歌、民间小调、花灯和傩堂巫师舞唱演变而来。阳戏的音乐唱腔多用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每一句腔的腔末用小嗓高八度唱,很有特色。
57岁的刘利人讲起往事:“18岁那年,老支书刘洪吉把10多个年轻人喊拢来,请阳戏师傅教我们唱,村里买了服装道具,阳戏班子就组织起来了。在村里演,也去外村演,还去隔壁溆浦县演。正月里村里还舞龙舞狮练武术。慢慢的,村里人少了,老支书病死了,戏班子散伙了,文化活动冷清了。”
打开锁着的木箱,刘利人找出当年唱小生穿戏服拍的纪念照。发黄的本子,抄满剧本台词。妻子向曼桃说:“这是他的宝贝。散伙30年了,他还惦记着戏班子。刚结婚那几年,他经常演出,正月里走亲戚都没空。现在嘛,他没舞台,没观众了,我倒是希望他唱,唱着开心啊。”
刘利人唱戏给家人听。(唐湘岳摄)
刘利人珍藏的当年穿演出服照片(唐湘岳摄)
因病休学在家的留守儿童刘欣源是书屋的第一个读者。(唐湘岳摄)
那村民平常都有啥文化活动?记者走进民居,极少看到书柜和图书。村党支部意识到了不足。村支书刘生廷说:“这些年我们村也抓精神文明,制定了村规民约,但文化活动还是太少了。贫困不能成为忽视文化的借口,我们要反思。不读书看报,眼界怎么会宽呢?不把文化搞红火,人心怎么会凝聚呢?我们得赶紧搞一个农家书屋。”
不怕慢,就怕等,说干就干。
5月9日,会木工的刘建义受村里委托,制作出4个书架。
5月10日,镇文化站站长夏向阳送来了第一批图书。
5月11日,图书上架。
通溪桥村农家书屋设在村部二楼。担任图书管理员的,是目前留在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刘梦建。
2014年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毕业的刘梦建,在长沙打拼了几年回了家乡。“我报考了村里的便民服务员,管图书是我的重要任务。”刘梦建说,“我打算周一到周五全天开放,周六周日下午开放。要多举办读书活动,作文比赛啊、朗诵比赛啊什么的。扶贫队马上要引导贫困户开展种植养殖了,我会推荐农业技术书给他们学。一句话,不能让图书在屋里睡大觉,得让它们活起来。”
5月17日,通溪桥村农家书屋隆重开张。
寂静的村庄,文化的种子在这里萌动。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8日 01版)
相关链接:
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成就大 社会各界齐点赞
【砥砺奋进的五年·聚焦大数据发展】以“数”为媒 看贵州如何谱写大数据惠民乐章
【砥砺奋进的五年·聚焦大数据】大数据安全产业园:产业与人才快速聚集
【砥砺奋进的五年】扶贫项目选什么 农户自己说了算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