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范戴芫认为,布局大数据产业,发展数字经济,中国走在世界前列。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保证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唱响了中国经济光明论。
30多年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经典著作《第三次浪潮》中预言,大数据将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
今天,身处浪潮之巅,大数据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旧方式,创造新价值,成为“潮头弄浪”的核心要素,“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
不同于其他资产的独占、私有属性,大数据在被使用和共享的过程中创造价值。智能系统、定制化服务、政务公开、网上审批、扁平化管理、新商业模式、新经济形态等,借助大数据,既可以生成“具体而微”的差异化体验,又能够让管理者统揽全局,获得更多决策依据。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现代人的认知方式,也改变了市场、组织架构、公共管理模式。
5月25日至28日,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市举行。这是中国第三次举办数博会。会议以“数字经济引领新增长”为主题,举行展览展示、峰会论坛和数据挖掘大赛等活动,聚焦大数据探索与应用、创新与成就、发展与趋势。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既包含信息产业本身,也囊括了信息通信技术与其他产业融合带来的产出增加与效率提升。
布局大数据产业,发展数字经济,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从2014年起,“大数据”连续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数字经济”也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G20杭州峰会上,“把握创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成为中国开出的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四个药方”的组成部分。在此期间,中国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保证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唱响了中国经济光明论。
据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2.4万亿,增速为16.6%,显著高于同期GDP增速,占GDP的比重达到30.1%。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增速位居世界第一。
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融合,促进传统行业“提质增效”,不断升级。制造业是经济的支柱。《中国制造2025》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作为制造业升级的关键手段。目前,已经有大量制造业企业通过有效运用大数据、智能算法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数字经济扩展了新经济形式和商业模式。共享经济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中国拥有了一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在简政放权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小微企业创业大量涌现,互联网相关行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数字经济已成当之无愧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当然,同其他事物一样,技术进步也是一柄双刃剑——有人认为,技术进步伴随着失业增加;而前段时间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肆虐的“勒索病毒”也仍让人心有余悸。
然而长期来看,科技进步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总体而言,技术进步带来效率提升和财富增加,对就业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就业方式和结构上的改变。我们还需谨记,维护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是发展数字经济需要面对的永恒命题,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技术进步和立法完善也会不断改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关链接:
数博会三十一论:数博的“脉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