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消除贫困的一个重要项目——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5年后,一个“喜忧参半”的数字出现了。
6月1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该会举办的农村学生营养改善专题研讨会上介绍,一项对100个县9200余所农村学校的营养餐情况监测发现,52%的学校营养餐在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两种微量元素等方面能够达到国家推荐标准。2015年年底的这一比例是34%,纵向进步是明显的,但令人担忧之处在于,仍有近半数学校的营养餐没有“基本达标”。
这项监测旨在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展第三方评估。国务院2011年年底在一些贫困地区启动了这项计划,迄今已有29个省份的1590个县加入试点,覆盖13.4万所学校,每天有3300多万学生受益。目前,由中央财政支付的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资金标准为每生每天4元,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了1591亿元专项资金。
负责监测的“阳光校餐数据平台”,由教育部全国学生营养办委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建立,覆盖了13个省级行政区100个县的9200余所学校。
从这些学校发现的营养餐不达标问题包括,含丰富蛋白质、钙、维生素A的食物供给不足,如钙摄入量符合国家推荐标准的学校仅占全部学校的14%,维生素A达标学校仅占40%,63%的学校盐摄入量明显高于推荐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伟指出,部分地区对学生营养改善的意义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执行效果也参差不齐,有的还比较差。甘肃、湖北、湖南等地一些学校仍在采用课间加餐的方式。
“其他的事情可以等,唯有孩子的事情不能等,贫困地区孩子的事情更不能等。上面这些问题急需得到进一步切实解决。”李伟说。
营养餐的主要供餐模式有食堂供餐和课间加餐两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建议,要尽快“全面实现食堂供餐”,让国家膳食补助统一用于为学生提供午餐。
研究报告指出,课间加餐主要是采购包装加工食品分发给学生,这类食品营养含量不足食堂提供午餐的三分之一。这种模式还存在资金安全和食品安全风险,使得政策的营养改善效果和扶贫效果都不明显。
教育部党组成员郑富芝在研讨会上介绍,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食堂供餐比例有了大幅提高,目前实行食堂供餐的试点学校比例已达到71%,国家试点县已达到76.6%,比2012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连续4年的跟踪监测也表明,试点地区学生每天吃到三餐的比例由2012年的89.6%,上升到2015年的93.6%。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使试点地区农村学生上学饿肚子、吃凉饭的现象基本消除,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郑富芝说。
改善学生体质,也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5年来的一大成效。
“阳光校餐数据平台”对62个县192万名学生的监测发现,2012年至2016年,每年7岁新入学学生的身高无明显差别,而受益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8岁~12岁学生平均身高均有增长,尤其是已经吃了三四年校餐的孩子,即目前年龄11岁~15岁阶段的孩子,平均身高长了5厘米多。
“这个数据出来,我们当时也很惊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说,“他们是得到了一点雨露滋润就茁壮成长。由于有了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状况、生长情况,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监测还发现,这些学校的学生营养不良率已由2012年的18.5%降到2016年的15.4%,但仍高于2012年全国6岁~15岁儿童营养不良率12%的平均水平。贫困地区15岁男女生平均身高与全国同龄儿童相比差距明显缩小,但分别仍差3.7和3.6厘米。
这也说明,要彻底改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不良状况,仍需持续努力。
“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郑富芝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下一步将扩大范围,到2017年秋季开学,将实现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全覆盖;还将加强监管和评估等工作,“努力确保每一份营养餐都吃得安全,每一分钱都能够吃到学生嘴里。”
中国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关注。2012年,世界银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儿童发展伙伴组织的联合考察组考察后评价,中国的这项计划是一项了不起的计划,覆盖人口多、执行质量好,实为罕见。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建议我国加快学生营养立法,为政策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对校餐规范、出资责任、问责制度、信息公开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在此次研讨会上,卢迈说,他们研究了执行计划评估中靠前的20个县,发现“执行好不好,关键在领导”。为此提出的一项建议是,将儿童营养改善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扶贫开发战略,将营养改善计划落实效果、贫困家庭受益情况纳入扶贫开发工作整体部署并进行考核。
卢迈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但它不是“面子工程”,没有“责任状”的约束,在政绩考核中不具有“一票否决”的效力,它考验的是官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战略眼光。“我们呼吁,所有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到农村学校陪餐,了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
研讨会现场,主办方邀请了几名来自贵州和宁夏偏远地区的孩子,上台为那些名列前茅的县级政府颁奖。卢迈说,这代表孩子们的感谢,也代表着他们对未来的期许。
一个叫李强的孩子说,他上小学一年级时,学校还没有营养午餐,要靠爸爸去学校送饭,有好几次没人送饭,他饿哭了,有时“饿得不想上课了”。等到上了三年级,一天早晨,班里的每个同学都分到了一个鸡蛋,从那以后,慢慢又有了营养午餐。他认为,自己现在身体比以前强壮,很少生病,“我想这也许跟我吃得好有很大关系”。他说:“我会好好学习,继续努力来报答祖国与社会。”
(张国)
相关链接:
高考倒计时 看看海口这两个考点考务工作人性化小亮点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