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固然重要,却非不可改变。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高考如今已经40岁了,但它并非“不惑”,而是处在极大的困惑之中。
   
 您当前的位置 : 黄灯笼辣评>文化教育>

高考“四十不惑”,请相信“教育改变命运”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06-07 09:24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又是一年高考时。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已经40年过去了。从年初开始,舆论场就弥漫着一股回忆高考的气息。最近几天,追忆的气息愈发浓烈,人们争相讲述着自己的高考故事,讲述着高考与国家的故事。

  当我们谈到高考时,不能不提那句著名的“教育改变命运”。从现实来看,高考确实是很多人的命运转折点。在导演顾长卫看来,高考“就像一道光”;在张艺谋心里,“没高考,没现在”;在俞敏洪那里,三次高考经历更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回忆。对许多人来说,高考犹如一盏照亮前程的灯,也像一台“命运交换机”。

  最近几年,“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地方沉渣泛起,一些人对高考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于是,当众多历史亲历者讲述高考故事时,也有人说,时代发展到今天,高考早已不是阶层流动的唯一通道,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

  这样的判断自然也不算错。在价值观日益多元、成才路径多样化的今天,高考确实不是也不应该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但是,我们并不能据此否认高考的价值。公允地看,对于多数人尤其是普通家庭的学生而言,高考依然是改变命运的主流方式。这种主流方式的角色定位,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改变。

  于人如此,于城亦是。舆论场一直有着一个说法“农村为城市培养人才”。它指的是大量优秀青年通过高考离开家乡,在城市落地生根,而家乡却越来越贫瘠。诚然,许许多多人才离开了家乡,但乡愁也是一种生产力,那些离开家乡的人,何尝忘记过家乡?当他们羽翼渐丰,又何尝没有想过回报家乡?所以,高考依然是改变命运的主流方式。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如今不仅“高考优胜者”乐于谈论高考,“高考失意者”甚至一些没参加过高考的人,也在纷纷谈论高考。对于有过高考经历的人来说,无论成败,那都是人生最重要的经历之一;对于没有高考经历的人来说,这也是他们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之一。高考正是这样,有时改变了人们的命运,有时改变了人们对命运的看法。正因如此,我们不应轻易唱衰高考,更不应鼓吹“读书无用论”。

  高考固然重要,却非不可改变。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高考如今已经40岁了,但它并非“不惑”,而是处在极大的困惑之中。今天的高考面临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高考制度设计问题,有些问题是教育体制问题,还有些问题则是社会现实问题。其复杂之处在于,这些问题都集中在高考身上,都呼唤更加大刀阔斧的高考改革。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高考,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是什么模样?我们同样很难想象,如果已经恢复40年的高考不积极求变,中国的教育又会变得怎样?温故才能知新,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但愿高考能做到“四十而不惑”。

  当然,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单兵突进,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需要具有系统思维。就当下而言,最大限度地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显得尤其重要,也只有这样的高考,才不会辜负人们的信任与期待,高考的明天才会更好,未来才会更好。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毛建国] [编辑:王秋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