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力外流,到如今村民带着产业回家创业,建厂房加工珠宝——
“空心”宋岭村成了“珠宝第一村”
澄迈县金江镇宋岭村村民在加工玉石工艺品。
-记者刘笑非 特约记者陈超
“离开村子几十年,如今大家又开始搬回来了。”走在溪流旁的环村道上,享受着百年古树下的荫凉,1986年就从澄迈县金江镇南墩村宋岭村民小组走出去打拼的王锦,看着村里拔地而起的新楼有些感慨。
离金江镇不过短短10分钟车程,宋岭村坐拥一片古树、一汪活水,是周末休闲的好去处。但是,一年多前,进出村子的仍旧是黄土路,想在地图上找到宋岭的名字还得花费一番功夫。
“村里都是沙土地,地少还贫,种点地瓜、芋头糊口还行,想赚钱,就得出去闯。”王锦说,自他30年前到广东闯荡,从事珠宝玉石加工开始,80来户的宋岭村,前前后后有100多人到广东谋生活。如今,在东莞、惠州、阳江一带做玉石生意的人,几乎都有宋岭人的身影。
勤劳吃苦的宋岭人在广东闯出了一片天地,但在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后,宋岭村也逐渐成了“空心村”。
“一心盯着土地,却忽视了咱们村里最好的资源。”宋岭村名誉村民小组长王英章说,2015年下半年,省相关部门来到宋岭村调研扶贫工作,一语点破了村庄发展的死结:既然有大量村民在省外从事珠宝玉石加工,何不把优势产业引流回村,着力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其实,当年王锦外出闯荡,一路从学徒工做到拥有自己的加工厂,不是没想过把产业带回家乡。但个人势单力薄,想让产业在家乡落地生根,着实有难度。“后来省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找到我,希望我带着产业回家。有了政府支持,我想都没想就同意了。”王锦说,不仅要带产业回乡,还要带技术、带人脉、带渠道。
2016年春节刚过,王锦一改往年过完节就回广州的行程,与村民们一起谋划起珠宝加工厂事宜。
出乎王锦的意料,很快,宋岭村就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厂房,100多台现代化的加工机器进场,珠宝玉石加工在村里搞得如火如荼,村口还竖起了“海南珠宝第一村”的牌子。
借着在广东积累下的客户和人脉,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宋岭村如今已经能对200多种玉石原料进行加工,产品不仅得到业内的认可,甚至还远销到巴西等境外市场。
除了根据外地客商的订单进行来料加工,宋岭村当地的黄蜡石、木化石、火山岩等原材料也能生产出精湛的工艺品。得到市场认可,村民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从原先每年3000元上下,到如今能有6000元保底,村民们还能借助2015年底成立的宋岭山水合作社,在年底获得产业分红,彻底甩掉穷帽子。
同样在东莞闯荡了十多年的王仕府,听说家乡搞起了珠宝玉石加工,二话没说就回了家:“离家久了,谁不想回来呢?”抱着和王仕府一样的想法,返乡为产业发展助力的村民越来越多。
“咱们村生态条件好,还能发展旅游啊!”“借着珠宝玉石加工,还能做体验旅游呢!”“那如今的厂房可不够,还得扩大!”空荡荡的宋岭村又热闹了起来,新话题引发思维的碰撞,谋划着新发展:开发玉石加工业旅游体验项目、利用有水有林的自然环境打造澄迈县城休闲旅游的后花园……
泥土路换成了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低效的农业产业换成了发展迅速的珠宝玉石加工,曾经都想着往外跑的宋岭村人纷纷迈出了返乡的步伐。
王英章笑道,村里发展前景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好,又有谁不愿意在家门口就过上幸福日子呢?
(本报金江6月8日电)
相关链接:
澄迈田头垃圾变有机肥 一颗柠檬成海南生态建设缩影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