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自非洲寄往江苏连云港的国际邮包,经X光机检验,某种“特殊”植物制品的图像清晰地呈现在显示屏上。通过分析研判,南京海关缉私警察逐渐将目标锁定为毒品。
据南京海关9日消息,该关缉私局侦办的江苏口岸恰特草走私案件在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恰特草,正是一种新型毒品,又称“东非罂粟”、“阿拉伯茶”,2014年被列入国家精神药品管制范围。
在相近的时间内,北京、南京海关接连在国际邮包内查获疑似为毒品的恰特草,均为从埃塞俄比亚寄往连云港市。相同的目的地、相似的邮递物品……一个以连云港市东海县为中转地的跨国毒品走私网络显露出来。
1月26日,嫌疑人高某在邮局取件时,被等候多时的连云港海关缉私警察及连云港市公安局警察抓获。与此同时,50多名办案人员在邮局、高某住所等处同时开展抓捕行动,一举抓获涉毒嫌疑人李某和埃塞俄比亚人Murad,现场查获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恰特草20包,总计约340千克。
随着案件侦办的深入,经办案人员侦查取证,该团伙在浙江义乌等地走私、运输毒品逐一暴露,涉案毒品恰特草逐步扩至1898千克,一个利用邮递渠道走私、运输、贩卖恰特草的犯罪团伙被彻底摧毁。
图为装满“东非罂粟”的国际邮包。 南京海关供图据连云港海关缉私分局介绍,犯罪嫌疑人高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伙同Murad等人,多次以伪报品名方式从非洲将毒品恰特草邮寄进境,经北京、南京、连云港后,由高某、李某等作为收件人在连云港东海县收货。
通过转寄到Murad指定的浙江义乌等地的国内地址,最后通过伪瞒报、夹藏等方式走私至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地销售牟利。
据了解,恰特草又称“东非罂粟”,俗称“阿拉伯茶”、“巧茶”,形似苋菜,产于东非和阿拉伯半岛等地区。恰特草含兴奋化学物质卡西酮,对人体中枢神经具有刺激作用,长期嚼食会染癖成瘾。
世界卫生组织将恰特草归类为Ⅱ类软性毒品。2014年,我国将恰特草列入《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版)》,与冰毒、氯胺酮等一同作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属于毒品打击范围,凡种植、持有、贩卖、走私、服食恰特草均属违法犯罪行为。(完)
相关链接:
特大网络诈骗案158人被捕 组战队行骗近7000人上当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