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第七届成都市蜀绣技能大赛在郫都蜀绣文化广场举行。来自成都100多名蜀绣师同台一展刺绣技艺。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成都蜀绣技能大赛:百余名蜀绣师比拼技艺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06-11 21:21

第七届成都市蜀绣技能大赛现场。 王爵 摄

  11日,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第七届成都市蜀绣技能大赛在郫都蜀绣文化广场举行。来自成都100多名蜀绣师同台一展刺绣技艺。

蜀绣师认真刺绣自己的作品。 王爵 摄

  据悉,此次节会以“创新产品、融入生活”为主题,传统手工技艺为重点,聚焦“蜀绣创新”,探索蜀绣融入生活的发展路径,推动刺绣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生活化传承。开幕式进行了“蜀绣创新研发基地”揭牌仪式、“我为郫都增光添彩”蜀绣大师齐绣郫都区美景开针仪式、“传统蜀绣与现代纤维艺术展”启动仪式、“第七届成都市蜀绣技能比赛”开幕、非遗节目巡演等活动。

  第七届成都市蜀绣技能大赛分“绣”(选手现场刺绣技艺展示)、“赛”(选手参赛作品评选)、“奖”(现场为获奖选手颁奖)、“展”(获奖作品专场展示)四个环节。该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蜀绣从业人员从业技能,同时大力传承、发展和创新蜀绣文化,在文化创意、现代旅游、传统手工业等领域,挖掘优秀的创新创业创意人才和项目,激发创新创业创意活力。

蜀绣工艺美术大师邬学强正在刺绣上百万的蜀绣作品。 王爵 摄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蜀绣产业融合创业创新发展对接会、“传统蜀绣与现代纤维艺术展”和“蜀绣老绣片展”等系列活动。西南交大纤维艺术专业缪根生教授团队作品,将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结合纺织科技而成的现代纤维艺术,与中方拥有3000年历史的蜀绣技艺进行同场“PK”,让观众在静物中也能体会中西方艺术碰撞的别样火花。展出的近千件清代和民国时期的馆藏珍品,大到长4米宽0.8米的戏曲八仙人物的戏围子,小到肚兜、钱包、枕头、扇袋、三寸金莲等老绣片,让参观者充分领略精巧的吉祥寓意构思及礼仪、婚俗、戏曲、市井风情、针法技法等文化记忆。

蜀绣艺术作品展示。 王爵 摄

  蜀绣工艺美术大师邬学强告诉记者,自己17岁就跟师学习蜀绣技艺,从事蜀绣工作快40年了。2006年蜀绣被国家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后,政府对蜀绣技艺的传承越来越重视。目前,在郫都有四代相传的家庭式从事蜀绣技艺的家庭绣坊上100家,较大的规模绣庄22家,合作社发展社员700余名,绣娘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

  本届节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蜀绣爱好者参加,参与人数达近3万人,共同亲临现场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接受蜀绣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一道共享“文化盛会”。(完)

 

 

相关链接:

探访“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造桥技艺代代传承
扶贫先扶智增收有技艺 海口贫困户喜上夜校
传承纺织“活化石” 海口秀英区黎锦技艺培训班开班
痴迷古老技艺的90后姑娘(手艺人·连接传统与现代)
临高广船造船技艺:古法造船世代传

 

相关链接:
临高广船造船技艺:古法造船世代传
痴迷古老技艺的90后姑娘(手艺人·连接传统与现代)
传承纺织“活化石” 海口秀英区黎锦技艺培训班开班
扶贫先扶智增收有技艺 海口贫困户喜上夜校
探访“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造桥技艺代代传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爵] [编辑:(见习)李谢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