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初显成效
日前,在海南陵水分界洲岛旅游区,当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或在沙滩上欣赏旖旎海景风光、或在海面上享受畅快娱乐项目时,穿着潜水服、背着氧气瓶的工作人员正在海底的“海洋牧场”珊瑚保育区,仔细进行着珊瑚生长情况巡检。
正如“安家置业”,通过人工培育珊瑚、投放人工礁体及废旧渔船等方式开展珊瑚培育,是建设海洋牧场的首要也是关键一步。
自2002年起至今,我省规划建设了5个海洋牧场示范区,包括三亚双扉石人工鱼礁区、红塘湾海洋牧场、蜈支洲岛海洋牧场示范区等。得益于积极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海洋牧场、不断完善海洋牧场相关管理办法等,三亚的海洋牧场建设工作在全省排名前列,其蜈支洲岛海洋牧场是目前我省规划建设完整、管理及生态效益较好的海洋牧场代表。
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分东西鱼礁区,东鱼礁区为公益型(即生态型)人工鱼礁区,人工进行环境改造和资源增殖放流及科学管理,能够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现代海洋牧场,恢复和增加海棠湾海洋生物种群的多样性;西鱼礁区为经营型(即开放型)人工鱼礁区,从旅游角度出发,增加海底景观,有利于融合“旅游+渔业”、渔旅结合,以海钓渔业、休闲渔业带动促进潜水观光等旅游相关产业发展。
“海南海洋牧场的建设,对改善优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经济鱼类的产卵场和近海幼鱼的繁育场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以三亚海洋牧场为例,据监测发现,在礁体投放几天后就开始有浮游生物聚集,礁体上有藻类附着、固着生物,且生长速度很快,几个月后几乎覆盖整个礁体表面。“底栖生物和礁体上的固着生物在礁区的生态效应更为明显,多数鱼类都以浮游生物和固着生物为食料,饵料生物丰富的水域,自然就成了鱼类栖息聚集的良好场所。另外,通过监测还发现,4个月左右,礁体上有珊瑚长出,这对三亚海域珊瑚礁的修复,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投放的珊瑚礁附着基上,一些经过保护与修复得以生长的珊瑚。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既是“家”也是“乐园”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对于鱼类等海洋生物来说,珊瑚礁、海洋牧场是“家”也是“乐园”。“由于海洋牧场的生态效应明显,使得周边海域的初级生产力得到提升,经济价值高的大个体海洋生物渔获量明显增加,经济效益显著。”经海南大学专家定期检测,自2011年起已投放6年的蜈支洲岛海洋牧场,礁体上海洋生物大量附着,鱼礁区鱼类增加30%左右。
海洋牧场是海洋生物的“乐园”,也是渔民、游客们的“乐园”。“除了生态效益外,建设海洋牧场还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解释道,建设海洋牧场,对于我省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废旧渔船利用、渔民转产转业、旅游开发就业、社会生活稳定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负责人举例说,通过建设海洋牧场,促进了三亚蜈支洲岛区域海上游钓和水下潜水观光等旅游项目的发展,旅游经济效益突出。与此同时,政府应鼓励渔民以合作的形式参与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管理,发展渔家乐、海上垂钓等海上休闲活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领域,以实现我省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渔民的转产转业和增收工作目标。
目前,我省正组织实施2处人工鱼礁项目,计划投放礁体4.6万空方;建设海口东海岸海洋牧场示范基地和文昌冯家湾海洋牧场示范基地2处海洋牧场示范区,增殖投放鱼虾贝藻等1000余万尾。此外,三亚、儋州、乐东、临高等市县已上报2017年度海洋牧场项目方案,各地方政府都给予配套支持,选址海域均具地方特色,项目方案已经专家评审,现正进行修改完善,待农业部审核批准后将着手动工建设。
相关链接:
青岛前沿海洋种业三倍体优质牡蛎苗种上市对外销售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