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五老宣讲团热心育人发挥余热
共筑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海口网6月12日消息(记者周雪君)“海南红色少年连;唐代白江口之战;鸦片战争;甲午海战、抗日战争;两弹一星、逐鹿太空……”这只是海口市琼山区“五老宣讲团”举行“两史三爱”主题教育宣讲活动进校园的一个小小片段,原琼山区文联副主席麦青,老教师吴凤盛、吴应裕,原琼山市委党校副教授蔡蔚和老教师吴慎光等人组成的琼山区“五老”“学习两史 践行三爱”主题教育宣讲团,深入全区中小学校,列举大量史实,通过生动的事例启发青少年加深对党史、国史的了解,深化“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退休年龄到了,可是想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怎么办?2000年,琼山区关工委成立“五老宣讲团”,成员包括老干部、老模范、老军人、老专家和老教师。17年来,他们退岗不退休,老骥伏枥,为家长学校工作献计出力,不断传播正能量。
琼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五老”具有政治、威望、经验等优势,特别是教育系统的老同志,他们一生从事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是家长学校的人才宝库。
A 烈士精神鼓舞孩子们
琼山区“五老宣讲团”成立后,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讲课。
“孩子们,咱琼山区是革命老区,作为老区的下一代,可不能不知道老区发生过的革命故事呀!”琼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郑经济老人的一句开场白,吸引琼山区甲子镇群星小学的近千名学生。两节课讲下来,让小学生们记忆深刻的是琼崖纵队被困母瑞山,弹尽粮绝,靠喝椰子水顽强抗日的故事;是李硕勋等烈士在海南不畏牺牲,为国捐躯的故事。
当年,为更翔实更生动地讲好革命故事,郑经济老人自己动手,撰写讲稿,十几年来,他在翻阅大量文史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调研,撰写讲稿210篇,在全区近百所中小学讲课数百场。
B 互学共进从家长开始
“晚上大人打麻将、看电视,孩子们做得好功课吗?”“父母当着孩子争吵有碍孩子身心健康。”“怎样才能让孩子听大人的话?” 作为一名家长,这些问题都是应该知道的。
从2003年起,“五老宣讲团”就承担起帮助全区百余所中小学建家长学校的任务。牌子挂上,可忙坏“五老宣讲团”的500多位老人们。他们走村入户深入学生家庭,寻找家庭教育的空白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他们摸索出一批贴近生活的话题,成为每期家长课堂的主题,牢牢地抓住家长的心,也从侧面带来家校携手互动、沟通、协调的作用,带来同步、同向的教育合力,不仅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带动家长互学共进,更提升了全区学校的品位和形象。正如已经退休的琼山一小校长吴清胜所说:“办好家长学校,给学校带来的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家长学校在琼山区的百余所中小学成立整整8年多,家长课堂从未间断,累计上课达6000多场,参加培训的家长达90万人次。2009年琼山区获“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区”称号;2010年琼山区又获“全国首批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单位”称号。
2010年,琼山区被指定为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试点后,“五老宣讲团”一心扑在家长学校工作上。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王秀凯,几年来,几乎每天都往返于乡镇学校之间,指导基层办好家长学校,被家长誉为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其中,新民小学是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都是在开学第一天送孩子入学后就外出打工,相当一部分家长未能参加学校期中举办的培训课。“五老宣讲团”通过实地考察后,根据实际情况指导新民小学推出“孩子入学,家长入校”的办学模式,即在家长带孩子入学的头一天,举办家长培训课,家长在参加开学典礼的同时参加家长学校培训班。接地气的安排,有效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也促进了家长在教育角色上的提升,该校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称号。
C 新生力量添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据了解,“五老宣讲团”在调查研究、编写教材、巡回讲课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他们毕竟受年龄限制,在精力上不及年轻教师,难以包揽所有家长学校的所有事务,因此琼山区教育局组建了一支以“五老宣讲团”为主的,有在职教师、优秀家长参加的家教宣讲团。
琼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家教宣讲团急需补充新生力量,在“五老宣讲团”的努力下,全区有80%以上的校长都亲自上家教培训课;学校的家教培训课,除聘请专家外,85%以上的家教培训课都由在校教师(主要是班主任)负责。
为紧紧围绕“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推动党史国史教育常态化开展,深入“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党对祖国的热爱,进一步培育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老宣讲团”从未停歇。
今年5月12日,“五老宣讲团”举行“两史三爱”主题教育宣讲活动进校园启动仪式暨府城中学专场活动,自活动启动以来,宣讲团先后举行报告宣讲活动22场次,受教育的中小学生超过2万人次。
相关链接:
看过来!海口镇墟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有了指南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