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隆重表彰了近两年全国涌现的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和英雄模范集体。此前,河南省政府法制办曾就《河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征求意见,规定对见义勇为人员最高可给予10万元以上的奖励。你赞同鼓励见义勇为的做法吗?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1.9%的受访者认为见义勇为应量力而行,在保证自身安全下进行。73.7%的受访者赞同给予见义勇为者奖励。
受访者中,男性占50.3%,女性占49.7%
51.9%受访者认为见义勇为应量力而行
提到见义勇为,湖南某高校学生苏淼表示曾遇到过他人落水的事件。“我水性不是很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救。当时,我先是赶快找树杈、绳子一类的东西,然后又向路旁的人求助,后来一个男士奋勇跳下水把人救了上来”。
对于见义勇为的行为,51.9%的受访者认为应量力而行,在保证自身安全下进行;38.4%的受访者认为见义勇为是一种美德,应鼓励人人去做;8.3%的受访者认为见义勇为有可能给自身带来损害,应避而远之。
在北京从事金融工作的彭亮认为,见义勇为要量力而行。“有一些人比较勇敢,遇到事儿就往上冲,但是缺乏智慧和技巧。比如说急救,不是光有勇气就可以帮助别人”。
调查中,55.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上见义勇为的风气好, 41.7%的受访者认为不好。
河南市民徐芸有一次骑车被一辆私家车刮倒在路旁。“我摔倒后,那辆车不但没停还加速开走了,多亏后面有辆车帮我追上去拦住了那辆车。当时正是上班时间,没想到能有人帮忙”。
“有一次,一个人抢了一名女子的手包就疯狂地跑。我当时被吓到了,呆呆地站在路旁。”在广州上学的郭天浩曾目睹一起抢劫事件,“刚开始很多路人都只是看着没去帮忙,直到路旁一个小卖铺的店主跑上去追小偷,才有几个人也跟着冲了上去,一起把小偷制服了”。郭天浩认为,在危急时刻,有人先站出来,会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导致人们不见义勇为的因素有哪些?顾虑因施救使自身陷险境(66.5%)和担心被受帮助人讹诈(58.4%)是受访者提出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40.3%)、自己能力不够帮不上忙(29.1%)和没有其他人一起帮忙(26.1%)等。
北京高中生任莎(化名)有一次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路边,但因没学习过急救知识不知如何处置。“之前看过一些介绍,有的疾病摔倒后不能随便挪动。我就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盖在了老人身上又赶快拨打了急救电话。幸运的是,在我打电话的时候,正好有一位护士路过,对老人进行了救助”。
郭天浩坦言,平时会看到一些见义勇为或做好事的人反被讹诈的消息,心中有些顾虑。“真的遇到一些危险,我可能不太敢立刻冲上去,但会报警或向其他人求助”。
彭亮则认为,见义勇为的前提是掌握相应的技能。“我更赞成‘见义智为’这个说法。只有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在危机时刻涌现的勇气才更值得称颂”。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认为,目前需要大力宣传紧急救助知识。“对于一些突发疾病或创伤,医疗人员可能没法立即赶到现场,第一时间的救助十分重要”。朱巍介绍,在日本,小学阶段就有医疗救助的教育,而我国相应的教育和宣传则比较欠缺。“危急时刻,许多人很勇敢,但因不了解方式方法最终让被救助人受到伤害就不好了”。
73.2%受访者认为应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医疗费用
朱巍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因自愿实施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是为了保护见义勇为的人,鼓励见义勇为的行为,让大家不要有后顾之忧”。
“虽然在“民法总则”中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侵权人逃跑或无力赔偿的情况。”朱巍表示,“这时就需要相关的见义勇为基金或公益组织介入,同时,各个地方可以根据相关的精神,出台相关条例保护救人的行为”。
对于河南省此前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河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73.7%的受访者赞同给予见义勇为者奖励,认为这样可以让人心中有义;15.3%的受访者则不赞同,认为这样可能导致一些人在见义勇为时不量力而行。
徐芸认为,无论如何见义勇为这个行为本身应该得到鼓励和赞扬,相应地也需要给予一些奖励。“另外还要提供医疗费、误工费等”。
调查中,73.2%的受访者认为应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医疗费用,72.9%的受访者认为应该给予物质奖励,58.7%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授予见义勇为者证书或荣誉称号,也有6.1%的受访者认为不应该给予奖励。
朱巍指出,在见义勇为的救助上,目前程序比较慢。“如果见义勇为者没有受到太大伤害,往往缺少相应的称号或补助。这就需要加强和改善,使对见义勇为者的救助变成一种日常工作,及时快捷地给予相应补助”。
要促进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气,68.0%的受访者认为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见义勇为者权益,67.0%受访者认为要积极广泛宣传见义勇为的先进事例。其他建议还有通过公益广告、媒体等树立正确的见义勇为观念(63.4%)和对讹诈见义勇为者的行为进行处罚(44.6%)。(实习生孙山)
相关链接:
男子制止持刀行凶负重伤 海口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慰问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