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三集连播海南“非遗”纪录片
再一次聚焦海南的黎陶、黎锦和椰雕
6月2日、6月10日、6月13日晚上22时,央视10套《探索·发现》“手艺”栏目播出海南“非遗”系列纪录片。全片分为3集,分别是《原始黎陶》、《椰壳新生》、《缬花黎布》,对应的“非遗”项目是黎陶、椰雕和黎锦。
3天的黄金时间段,属于这些珍贵的“海南宝贝”。传承千年的黎陶,在91岁的“网红”奶奶羊拜亮的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意义;花样繁多的黎锦,记录了黎族的文化与历史,也伴随了符庆香的整个人生;不起眼的椰壳,由吴名驹为它们完成蜕变,成为一件件不折不扣的艺术品。
传统的海南手工艺,又一次系统地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也再一次引发了强烈的关注。它们从古至今,传承隽永,如同连绵的山川,生生不息。
1、海南“非遗”纪录片让传统技艺成“网红”
由中央电视台与海口广播电视台合作拍摄的海南“非遗”系列纪录片之《原始黎陶》,于6月2日22点38分在央视10套《探索·发现》“手艺”栏目播出。
海南“非遗”系列纪录片在央视三集连播,将我省的传统手工艺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尚属首次。这对我省传统传统手工艺“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海南,有着特殊的意义。
看完了第二集《椰壳新生》后,网友“运营王见”为海南独有的椰雕工艺而惊叹,也被这座美丽的岛屿所吸引,希望更多人“一起走进天涯海角的世界”。网友“益友旧书店”则为其他网友进行科普:“椰雕的工序复杂,要经过选料、造模、雕刻、通花、嵌镶、抛光、修饰等几道手法,雕刻手法又有沉雕、浮雕、通雕等。”
为了完成本部纪录片,摄制组从《黎锦》等八个选题中,选择了《原始黎陶》等三集选题,并于2017年初兵分两组来到海口、昌江、东方等地采访、拍摄,历经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于2017年4月完成了前期拍摄。
传统的手工技艺,在当下仍然受到欢迎,只因它们蕴涵着无可替代的民族个性,以及手艺人那颗赤诚的工匠之心。
作为纪录片的第一集,传承千年的黎陶有着无与伦比的历史厚重感。91岁的黎族老人羊拜亮,也曾凭借着另一部央视纪录片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一生烧陶、每晚必喝半两山兰酒的羊拜亮,是非物质遗产黎陶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她也将这个头衔,传给了女儿和孙媳妇。每次烧陶前哼唱的“咒语”,是在请闲杂人等切勿打扰制陶,寓意着对于陶器的尊重。这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羊拜亮接过了烧陶的火把,又传给了下一代。
这种继承和传承,也发生在吴名驹和符庆香的身上。他们一生追求的,不止是技艺的至高水准,更是技艺的繁衍与生息。
2、椰壳的大千世界人生的三尺舞台
吴名驹注视着他的圆雕作品。
也许只有700多年历史的骑楼老街,才能承载起椰雕技艺的厚重。这也是吴名驹选择在此成立工作室的原因之一。
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记载:“椰子,亦类海棕,结实大如瓯盂……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
一句“珍奇可爱”,几乎代表了椰雕的全部特点。因此,明、清两代椰雕被作为珍品进贡朝廷,获得“天南贡品”的雅号。苏东坡曾在《和子由椰子冠》诗中写道:“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