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密码不在我手里”,直到填报高考志愿那天,张鸣才发现,自己的网上志愿填报系统密码,已被母校某中学修改过——作为有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他正受到特殊“关照”。
中青报报道,该中学越殂代疱擅改考生志愿填报密码,这暗含着巨大的法律风险,考生志愿很容易被篡改。在既往的一些考生志愿被老师或同学篡改导致落榜事件中,始作俑者多是被以触犯《刑法》第286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譬如去年7月篡改同学常升志愿的胶州市一中考生郭某。
张鸣这次是幸亏考上了北大,但也不是每个冲击北大、清华的尖子生都能考上——不过他们大多还是被其他名校录取了;要是有人因此不幸落榜了呢?那么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剧情就很可能演化为一地鸡毛。相关中学这是走钢丝,只要一不小心随时可能跌落万丈深渊。
当然,像张鸣这样被直接擅改密码的情况也属少数;更为常见的是学校软磨硬泡要求考生按照校方的意志填报志愿。考生们被要求先交一张“志愿草表”,给年级主任签字;主任签字被赋予了巨大权力,志愿不获校方认可,考生就无资格进入最终的上网填报流程。而志愿一经确定之后,志愿填报密码就归学校掌控。考生的修改志愿权利就此被剥夺一空。
这些中学之所以把控尖子生志愿填报,甚至密码由校方保管,自有其如意算盘。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越多,也就越有利于学校的招生宣传,招徕生源……
由此考生的志愿,也就异化成了学校的志愿。考生的自主填报志愿权利、志趣、梦想,沦为了相关学校校际竞争的牺牲品。考生的前途、人生走向,成了学校的赌注筹码。当学校的利益诉求与考生及其家庭利益诉求不一致,发生冲突时,学校的利益诉求几乎就完全遮蔽掉了考生及其家庭的利益诉求。
有例可证之一:有女生希望能去北大一个自己十分感兴趣的专业,但不获认可。校方认为:她的分数有望进入北大一个录取线更高的专业,她往别的专业挪,比她分数稍低的同学就有机会利用她空出的名额。
有例可证之二:为提高在北大、清华的录取名额,该校鼓励尖子生填报两所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的国防生和医学院;有家长在微信群提出不同意见,建议大家全面考虑,不几分钟就被移出群聊。
北大、清华固然是国内一流高校,整体实力很强,但也不意味着分解到每个专业,拿出去都可以所向披靡。
何谓教育?以志趣为导向,充分发展孩子的天性和能力,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毫无疑问,考生的高考志愿填报,也得是基于高考成绩和个人志趣,任何人不得越殂代疱,横加干涉。无论家长,还是学校,有不同意见也只能是“仅供参考”。各省(市、区)招考院连年下发通知,提醒考生妥善保管个人登录密码,明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盗用考生本人密码,不得干涉考生高考报名、密码设置及志愿填报”。可一些学校却基于校际竞争的一己之私,利令智昏,不独顶风违纪,更是甘冒巨大的法律风险,走钢丝一样游走在灰色地带,去严重侵犯考生的志愿填报自主选择权等权益,把考生个人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给压缩到校方设定的一条窄小道道里,此风必须狠刹!
相关链接:
海口:志愿服务制度化 让公益人有了“家”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