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县制陶馆,黎族原始制陶。 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6月15日,为期5天的“重走史图博之路——海南岛大型民族学调查”活动结束。来自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组成的考察组沿着“史图博之路”探访海南少数民族文化遗珍,同时专家们也为海南传统文化保护提供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值得一提的是,省博物馆通过这次调查活动,将来自德国的民俗学家史图博在上世纪30年代征集的一批珍贵民俗文物请回海南办展。
《海南岛民族志》记录海南黎族民俗 海南启动重走史图博之路
1931年至1932年间,德国学者史图博徒步踏入昌江黎族同胞的原始村落,深入黎村腹地,足迹踏遍牙营、鸡心、乌烈、七差、重合、王下乡、牙迫村等。他的里程碑式贡献《海南岛民族志》,为1931年至1932年昌江黎族同胞生活生产的原生态风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影像及历史资料。
据悉,史图博在对海南黎族民俗进行文字、照片记录的同时,还广泛地征集了黎族、苗族、客家人等300余件民俗文物,这批珍贵的文物先后辗转被故宫博物院、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三个收藏单位收藏。
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省博物馆根据史图博所著《海南岛民族志》,勾勒史图博考察足迹,实地走访,对书中明确记录的地点进行重点考察,重点征集民族文物文献,并利用摄影摄像设备实时记录保存田野资料。此次活动省博物馆联合故宫博物院、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开展,按照民族学调查方法,以世居海南岛的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关注民族社会的全貌,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建筑、生活礼仪、人际交往和日常活动等方面,对比1931-1932年史图博的调查记录,探究社会变化,进行科学的民族学田野调查。
黎族烧陶举办祈祷仪式。 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是第一次来到海南岛。他称,现实与《海南岛的黎族》中的叙述已然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村庄聚落上,就连人的生活状况都有很大改变。从成片的传统船型屋聚落消失,到现在的钢筋水泥房,令船型屋成为“文化标本”。“也有很多东西不变,比如有些属于文化精神上的唱歌、跳舞,比如酿酒、织锦等都很顽强地保留了下来。”
“史图博的贡献不单是写下了《海南岛的黎族》这本书,他当年寻访海南所收集的黎族生产生活用具一件都没有带出中国,并留下了珍贵的图片资料。”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冯昆思认为,史图博不仅是个文化人,更是中国的国际友人。
冯昆思还指出,史图博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写下《海南民族志》,还有当年在海南岛两次调研活动中征集了以黎族为主的300多件文物并没有带回国外去,史图博留下了一批特别珍贵的影像资料,对影视人类学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他建议,伴随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相关市县可以开发与史图博考察有关的旅游路线,让游客探访少数民族生态。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们发延告诉记者,史图博所收集的300多件黎族文物于1946年由当时的中央博物院收购,后来被分散收藏,如今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藏有其中的200多件,“史图博为海南黎族保留了大批文化遗产。”
史图博征集文物将回海南办展
白沙县黎锦传习所。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史图博堪称海南黎学研究方面的鼻祖。”海南省博物馆征集部主任王辉山介绍,因为史图博最早从民族学学术上,比较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了黎族文化和苗族文化,并出版《海南岛民族志》一书,用260多幅当年的照片,记录了30年代黎族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和服饰穿着、文化情况。
王辉山透露,省博物馆的提议得到了相关收藏单位的认可和支持,目前,展览正在筹备阶段,届时或将展出200件文物,史图博征集收藏的文物将与省博物馆现有的民俗文物一同展出,形成对比,让参展观众更加了解海南少数民族民俗魅力。
相关链接:
134件/套文物齐聚省博物馆 藏珍菁华讲述海南故事
海南10万余件可移动文物有哪些宝贝?来省博来看看
“华光礁I号”沉船文物亮相海南
历时4年海南摸清“家底” 可移动文物10万余件
海南推动文物与旅游融合 让文物“活”起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