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脑村的村民在河边和孩子嬉戏。南海网记者 姚少龙 摄
由海南省民政厅和海南省文联联合主办的“家在海南铭记乡愁”首届海南地名文化系列活动自3月1日启动以来,引起了社会及众多网友的高度关注。6月17日,以"家在海南,铭记乡愁"为主题的采风活动在琼海加脑村举行,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爱好地名文化的近20名网友参加此次活动。
网友拍摄加脑村特色苗族壁画。南海网记者 姚少龙 摄
加脑村特色美食长桌宴。南海网记者 姚少龙 摄
加脑村位于海南省琼海市会山镇万泉河上游东岸,是海南独有的纯苗族村。加脑村依山傍水,拥有优美的生态景观、浓郁的苗家风情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加脑村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将“生态景观+苗家文化+乡村旅游”的理念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五位一体”建设总要求有机融合,因势入景,成功打造了入口景观、苗族文化中心、朋莱湾、沿河漫道、树神、鹊桥、苗家乐、苗家客栈、竹园、民族团结舞台、金地门长廊、登山慢道、苗家茶屋、苗家钓鱼台等景观景点,不断丰富特色村寨的文化内涵。苗胞们每年都举行独具民族特色的“三月三”活动,每月1日和15日都举行“旅游赶集日”活动,将“洁、净、美”的新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集中呈现在游客的面前。
加脑村村民表演招龙舞。南海网记者 姚少龙 摄
苗寨加脑村的房屋墙面都画上了表现苗族风俗的墙画,整个村寨被绿色植物覆盖,村道两旁到处是椰树槟榔树和竹林。走进竹林仿佛像李安《卧虎藏龙》电影中李慕白在竹海中衣袂飘飘的场景,在这里你便有机会身临其境。加脑村里有小桥流水,有茂林修竹,卵石为路,房前槟榔亭亭玉立,屋后一人高的木薯为篱,青瓦白墙旁,走到哪里,都是惊喜。
来村里游玩的人随处可见竹编的草帽、鱼篓等竹编工艺品,这都是出自于加脑村80多岁的李大爷之手,他钟情于竹编,到现在已经编制了不计其数的工艺品,经过他的巧手,单调的竹条可以变成各式物品。这些竹编制品作为生活器皿被人们熟知的同时,也唤醒了人们对竹编艺术的了解和喜爱。李大爷经常到村里竹林里去寻觅合适的竹子,再将竹节劈成仅有一毫米厚、不到半厘米宽的竹条,进入编织状态的李大爷,眼里就只有那一条条柔软又坚韧的竹条。只见他双手极为灵活地游走在竹条之间,穿、插、钉、套……一条条分散的竹条,很快就在他的组织之下,连成了一片片。
在加脑村品味一定要品尝特色美食,“哖嗦苗家乐”是加脑村开起的第一家苗家乐,生意一直不错,每逢周末,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喝杯正宗山兰酒,这是苗家人招待客人的上等好酒,五色饭、芭蕉芯、五脚猪肉等美食让你赞不绝口,坐在长桌饭旁品味更是特别有感觉。
苗族小朋友进行竹竿舞互动。南海网记者 姚少龙 摄
加脑村内导游李小妹介绍,村子每到节假日就会举办主题活动,让游客可以参与进来。“你现在看到的就是苗族特色的招龙舞,我们祖先通过舞蹈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祈求平安,保佑他们丰衣足食,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现在,我们游客也可以参与进来表演,舞蹈动作也相对比较简单。同时,村民还会表演常见的竹竿舞等,希望游客常来加脑村。”李小妹说。
“我觉得这里环境非常好,美景加美食很是惬意,而且这里的风土人情比较好,我们对他们的服饰和生活都比较好奇,村里的村民都很乐意和我们讲解。刚才苗家小朋友的表演也是很精彩,声音很纯真。特别想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网友说。
同时,本次以"家在海南,铭记乡愁"为主题的采风活动得到了琼海市会山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加脑村80岁的李大爷正在进行竹编。南海网记者 姚少龙 摄
据了解,“家在海南铭记乡愁”首届海南地名文化系列活动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有关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精神,旨在深入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海南地名文化,提升地名规范化管理水平,丰富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海南之美。
据介绍,“家在海南铭记乡愁”首届海南地名文化系列活动自3月初启动,历时7个月。该活动主要由拍摄5集海南地名文化纪录片、举办海南百个地名传说故事征集活动和举办海南地名文化系列评选活动三部分组成。活动期间将通过大赛征集等方式系统挖掘整理出一批动人的海南地名故事并且通过大赛征集、网民投票等方式评选出海南首批十大古街老巷、十大名人故里、十大红色圣地、十大黎苗乡(镇)村地名。
首届海南地名文化系列活动走进加脑村。南海网记者 姚少龙 摄
相关链接:
首届海南地名文化系列活动举行首次座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