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帮助朋友,可朋友却在被帮助后失联,留下了5000多元的贷款,这让在长春上大学的山西男孩范同学很失望。多次尝试解决却失败,范同学说:“我希望他站出来,给我个说法。”
理发师来求助 帮忙贷款
范同学是长春市某高校的大一学生。2016年9月,他在净月区一家理发店理发过程中认识了理发师“古某”。两人在聊天过程中很投缘,还相互加了微信,成了朋友。2016年10月,“古某”通过微信跟范同学说,他的手机丢了,希望范同学帮他。“他跟我说想让我利用学生身份帮他贷款,然后分期购买一台苹果7手机。”范同学说,当时“古某”说学生身份容易贷款,就没有多想,出于对朋友的义气,将身份证、学生证和手机号码等都提供给了“古某”,最后贷款4000多元,帮“古某”购买了一台手机。双方约定,范同学帮“古某”贷款,“古某”定时还款。
逾期不还款 让人失望
“他利用我的身份信息,在一家贷款公司贷款并买了手机,每个月这个贷款公司都会短信通知我还款。”范同学说,不想,手机买完后,“古某”开始逾期不还款。“我从来没想过能发生这样的事,我帮他贷完款,他就开始躲着我。”范同学说,他曾多次因为还款问题和“古某”沟通,但“古某”依旧我行我素不还钱。范同学说,他十分后悔当时一时热心帮“古某”贷了款,因为是用他的名义贷款,所以为了避免不良信用记录,他一直在帮助“古某”还款,并希望“古某”尽快将钱还给他。
“刚开始是肯见面,就是不还钱,后来他离开了这家理发店,我就找不到他了,通过微信联系过一段时间,但他会时不时失联。”范同学说。
家人赶来 留视频资料以备维权
范同学将此事告诉了家人。家人非常担心,于是从山西赶过来找到了“古某”。“我舅舅特意从家里过来,并找到了“古某”谈这件事,“古某”说他手头有点紧,但会尽快将钱还给我。”范同学说,舅舅和“古某”的谈话,他们留下了视频资料,以备将来维权。之后,无论范同学如何与“古某”沟通,贷款却一直没有还上。“刚开始,我每个月催他还款,他说让我定期给他发信息提醒,可我每个月都发信息提醒他还款,他还经常不还款,或者还不到指定额度,总是延期还款。”范同学说。
理发师失联 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可是目前,他已经无法联系上“古某”。“后来我才知道,‘古某’不是他的真实名字,他姓陈。”范同学说,他通过之前理发店的老板,得到了“古某”的联系方式,但是“古某”不跟他见面,而且不接电话。“当时我帮他贷款是在手机上操作的。”范同学说,最后“古某”彻底不还款了,只好由家人出钱,连本带利还了5438元给贷款公司。范同学说,5000多元相当于他一个学期的学费了,因为这件事让父母替他操心,家人为了他奔波,他非常难过。他希望“古某”可以出现解决此事,将钱还给他。19日,记者试图联系“古某”,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律师:保护意识薄弱 容易被骗
对此,吉林良智律师事务所王晶律师说,大学生信用贷款是现在社会上一种以大学生个人的信用作为担保,把贷款人(学生)作为单一责任主体,依据大学生未来可能的收益以及可能的良好信用预付。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大学生依赖于此过度消费,因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而经常被欺骗,导致自己名下产生贷款,又没有经济能力偿还的困境。事件中的范同学轻易相信所谓朋友“古某”,以自己名义发生贷款后,“古某”跑路,一旦范同学名下的贷款不还将会产生逾期等后果。
建议报警维权 搜集证据
王律师建议案件中的范同学首先报警,看是否可以追究其诈骗的刑事责任;其次注意搜集相关证据,包括与实际借款人签订的《欠条》《借款协议》《还款计划》、银行转账记录、收据等证据,实际借款人的相关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亦需要掌握。王律师提醒,利用大学生贷款衍生出来的诈骗手段五花八门,让贷款创业、求学消费的大学生防不胜防。广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要通过正规渠道贷款,不要随意将身份信息提供给他人,切莫贪图小利而向网络、地下等非法贷款公司贷款,防止上当受骗。
相关链接:
银行严格控制涉房贷款规模 京沪个人新发放房贷环比下降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