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6月20日电(国际观察)支持率大跌 安倍遭遇信任危机
新华社记者王可佳
由于遭到一系列质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内阁支持率近期急剧下跌。安倍19日召开记者会,承认应对质疑不力,但并未就相关问题做出正面回应,仅称这些质疑是在野党的抹黑。
分析人士指出,不管安倍本人如何辩解,他所涉及的强推《有组织犯罪处罚法》修正案、为好友任理事长的加计学园新设兽医学院“开绿灯”等问题已使自己遭遇民众信任危机,未来安倍可能通过调整人事和加强外交来挽回民心。
两大问题导致信任丧失
日本多家主流媒体近日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均显示,安倍内阁的支持率出现大幅下滑。
《每日新闻》17日、18日的最新民调显示,民众对安倍内阁的支持率跌至36%,与该报5月份的调查结果相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民众对安倍内阁的不支持率则上升到44%,成为自2015年10月以来该报民调数据中首次出现不支持率反超支持率的结果。
共同社的最新民调也显示,民众对安倍内阁的不支持率较前一次调查攀升了8.8个百分点,达到43.1%。在不支持安倍内阁的民众中,因“无法信任首相”而选择不支持的人占比达41.9%,而这个数字在4月调查时还维持在25%,5月则上涨至37.4%,已连续两个月呈现上升趋势。
各家媒体的调查显示,加计学园问题和强行修改《有组织犯罪处罚法》是导致民众最近对安倍产生不信任的主要原因。
共同社的最新民调显示,有73.8%的日本民众不认同政府对加计学园问题的解释。《读卖新闻》的最新民调显示,61%的民众反对执政联盟强行表决通过《有组织犯罪处罚法》修正案的做法,80%的民众认为政府对该法案内容并没有做出充分解释。
恣意妄为引发舆论反弹
加计学园问题是在此前安倍涉及的森友学园“地价门”风波中被牵扯出来的。日媒上月披露,有文部科学省内部文件显示,首相直接干预了有关加计学园新设兽医学院的审批程序。但文部科学省对此否认称,该省内部调查显示这些文件并不存在。后来文部科学省多名内部人士出面证实文件属实,文部科学省才被迫启动二次调查,并最终承认发现了相关文件。
《有组织犯罪处罚法》修正案主要是加入了“共谋罪”条款。该罪名名义上是为了处罚谋划实施恐怖活动等重大犯罪的人,但在野党和民众担心执法机关可能以此为名监视国民并打压反对力量。在国会讨论不充分、国会会期所剩无几的情况下,安倍政府于本月15日凌晨利用执政党在国会的多数优势跳过审议程序强行表决通过了该修正案。
安倍在上述问题上的恣意妄为遭到日本舆论广泛批评。《朝日新闻》报道说,面对国民的种种疑虑,政府展现出过度的强硬姿态,只想早早了事。早稻田大学教授长谷部恭男认为,安倍政府在应对质疑时未充分尽到说明义务,让本应为“公”所用的权力沦为“私”用,赤裸裸展露出了强权化的政治倾向。
为求脱困或将内外出击
支持率的大幅下跌将不可避免地对安倍政权产生影响。特别是6月底至7月初东京都将举行都议会选举,届时安倍领导的自民党将与人气颇高的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所率领的地方政党“都民第一会”进行正面对决,而内阁支持率此时急剧下滑将很可能对自民党选情造成影响。
面对这样的形势,执政党内部产生了一定的危机感。不仅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两党高官都表示要谦虚谨慎地加以应对,安倍自己也于19日晚召开记者会,承认应对质疑不力,并表示将努力挽回民众的信任。
分析人士认为,为挽回支持率,安倍可能采取以下两手措施。
首先,对内进行内阁和自民党人事调整。安倍曾在2014年9月和2015年10月两次通过改组内阁分别挽回了因强行解禁集体自卫权和强行通过新安保法而导致的支持率下跌。共同社援引自民党内部消息报道称,安倍有意在未来几个月内进行内阁和自民党高层人事调整,以在支持率骤降之后打开局面。
其次,对外打出外交牌,以外交成绩换取民心。日本民调专家今市宪一郎指出,外交成绩也是过去安倍提升支持率的一大手段。安倍在19日的记者会上提到了日美同盟、日俄经济合作、即将在德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内容。有分析认为,这显示安倍有意在国会闭会期间积极展开外交攻势并以此转移公众视线。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目前日本政界及自民党内呈现安倍一家独大的局面,而且内阁支持率也并未降到危险水平,因此安倍的执政地位暂时还不会受到威胁。但安倍在相关问题上的恣意妄为以及在记者会上避重就轻一味指责在野党的表态,只能加深日本民众对他的不信任感。如果相关的各种质疑未来继续发酵,安倍挽回支持率的努力又起不到效果,不排除日本政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性。
相关链接:
日本三大媒体民调:安倍内阁支持率均明显下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