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沿海不靠边,对外开放靠蓝天”,很多郑州人都会这样形容近几年来家乡的发展。
2016年,郑州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超过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跻身国内机场第十五名,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13%,跃升至全国第七。航空枢纽将中原腹地推向了开放前沿,开辟了“物畅其流、人畅其行”的新局面。
像郑州机场这样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我国目前已有28个。截至2016年,中国民航运输规模已经连续12年稳居世界第二,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年均增长12.6%、12.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球航空运输业和国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来看,中国民航也持续保持最快增长速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民航大国崛起,这5年来新增机场基本为支线机场
在北京市的最南端,距离天安门直线距离46公里的地方,施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建设中的北京新机场雏形初现。
2019年建成通航,到2025年,北京新机场将能够承载7200万人次的旅客,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构成“双翼”。“新机场将成为京津冀城市群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通道,民航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经济和政策教研室主任李小群说。
运输规模逐年高速递增,二、三线城市后发优势明显。2016年全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亿人次。2016年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是2012年的1.58倍、1.53倍、1.23倍。截至2017年5月,全行业共有飞机5225架,其中运输飞机3040架,约是2012年末的1.57倍。截至2017年5月,我国共有运输航空公司59家,比2012年净增13家。国内二、三线及以下城市民航运输开始集中发力,兰州、郑州等城市新增旅客比例远高于一线城市。
5年来新增机场也基本为支线机场,有效地改善了欠发达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
运输网络越织越密,尤其国际航班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2016年底,我国各航空公司共开通国内定期航线3055条,比2012年的2076条增长47.2%,定期航班国内通航城市达到214个。国际航线增长更为迅猛,从2012年的381条增至2016年底的739条,增长94%。“一带一路”沿线更成为国际航班开放热点,2016年沿线航班班次量比2012年增加逾100%,目前每周定期航班4551班。
辐射力巨大,民航带动各地经济发展
“点连成线,线织成面,一个个机场,一条条航线,快速发展的民航业对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临空经济为新时期的城市发展打开了突破口。”李小群认为。
对内陆地区来说,民航业创造了新的区位优势,已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比如原本“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成都,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大“航空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跃居全国第四,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成都汇集,逐渐成为国内外企业聚集的高地。
对沿海地区来说,民航业推动了城市群的聚集发展,更全面、深入地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比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形成的三大机场群,正在推动三大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有研究表明,大型枢纽机场客运量每增加100万航空旅客,可为周边区域创造1.3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并且能够带来1000多个直接和3000多个间接工作岗位。
向强国迈进,民航发展结构不断优化
“不仅参与拍摄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国内节目,《国土安全》等美剧中的航拍镜头也由大疆无人机完成。”飞手小王告诉记者。这家成立不到10年的年轻公司目前已经占据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的70%以上。不仅是消费级无人机,载客无人机也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今年7月,迪拜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允许载客无人机运营的城市,而采用的机型是中国研制的“亿航184”。
5年来,无人机产业的兴起充分展示了我国通用航空领域的蓬勃发展。“公共航空运输之外的通用航空向来是我国民航的一块短板。”李小群说。
如今这块短板正在慢慢补上。截至2017年5月,通用航空飞机2185架,约是2012年末的1.66倍。截至2017年5月,我国共有通用航空公司338家,比2012年净增192家。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态势,体现了我国民航发展结构正不断优化。
迈向民航强国,科技创新是发动机。ARJ21飞机投入商业运行,C919国产大飞机审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跑道拦阻系统等一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航信客票交易系统实现国产化,航材共享平台正式搭建……
科技创新不断助推民航安全监管能力、适航审定能力、空管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
5年来,我国民航国际话语权也在逐步提升。截至目前,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双边航空运输协定121个。中国民航的优良理念和标准逐步走向国际,电子执照、无人机管理、外航监管措施等领域正在推动形成全球标准。“只有在航空公司、机场网络、管理体系、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对标国际,民航强国才能够梦想成真。”李小群说。
相关链接:
一周国际热闻:巴拿马总统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