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2014年7月12日,夏布绣博物馆在新余隆重开馆。那一刻,再精准的语言,再巧妙的艺术手法,都难以表达张小红的复杂心情。毋庸置疑,其中一种情绪自始至终高昂在前列,那就是:高兴!
此时的张小红,名片上的头衔是:中国刺绣艺术大师、中国十佳民间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江西省民协副主席、新余市民协主席……并且,她还是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和中国工艺艺术百花奖金奖的获得者。诸多荣誉记录了她在刺绣尤其是夏布刺绣领域的坚守和影响力,同样也见证了一名追求者的艰辛付出与坚定信心。可以说,从一名2002年的落魄下岗女工,到头顶数十个光环的女企业家;从简单的飞针走线,到在艺术殿堂里勾勒赣鄱人文;从最初迫于生计学习技艺,到如今怀揣梦想传承夏布绣,传奇15年,张小红凭借着一股韧劲,迈过一道道坎,开启一扇扇窗,用一根绣花针,绣出了自己色彩斑斓的人生。
开馆时,各大名绣的国家级大师以及各大名校的美术系教授应邀而来。当他们参观完夏布绣博物馆后,一个个都赞叹不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砚祖在研讨会发言时说:“将来对我们刺绣的发展,四大名绣之外,再添一大名绣那就是夏布绣。”
夏布绣博物馆位于新余市城北北湖路与长林路交汇处,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外形古朴庄重,在整条街上显得卓尔不群。馆内藏品达1100余件(套),其中江西民间刺绣文物类1000余件,艺术刺绣100余件,目前展示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迈步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长2米、高2.2米的双面夏布绣,它将傅抱石先生的名作《丽人行》中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作品采用透底针、虚实针等多种针法,似虚非虚、似实非实,与夏布的自然肌理高度融合,整幅绣品色泽古朴,栩栩如生,散发出典雅深沉的独特魅力。在一楼设有张小红大师工作室,夏布绣艺术精品区,可欣赏到获奖夏布绣精品作品《滕王阁》《枫落吴江图》……。与张小红大师工作室相邻的还有荣誉展示厅,里面陈列着张小红和她的公司所获得的各类奖杯证书。
由楼道上二楼,是博物馆的主要展示区,由复原区、活态传承区、夏布绣研究所、公共文化交流区四部分组成。长20余米、宽五六米的的复原区,中间一列展柜,两边墙壁或悬挂或摆设刺绣品,在柔和的灯光照射下,尽显幽静,整洁,素雅。陈列的各个朝代各式各样的肩褡、口围、枕顶、肚兜、三寸金莲绣花鞋等生活刺绣用品,传统的手工夏布织机、明清雕花木床刺绣帐幔、帐帘……仿佛正以它们生动的姿态,向参观者诉说一个个久远或离奇或琐碎,但注定是烟火萦绕的故事。至于新石器时代的骨针,汉代的麻底纺瓦当,北宋的陶搓线球,清代的针筒,民国的手绣绷架,诸如此类,不得不让参观者感佩收藏者的心机。复原区大体上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为女红中的首红,较为简略地陈述我国历朝历代的刺绣及刺绣艺术分布情况;第二章为江西民间刺绣,主要通过实物展示,让参观者了解江西民间刺绣的针法、技法、材质,进而了解江西的民俗、民风和民情;第三章为中国夏布绣,主要介绍夏布绣的起源及盛行,突出其在彰显本土文化的同时,注重吸引外来文化元素并加以提炼,最终形成夏绣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创作魅力:粗犷质朴,典雅深沉,针法繁杂,淡彩晕染,颇具水墨丹青之独特神韵,是“中国刺绣艺术中的文人画”。
活态传承区也即传习所,是对传统博物馆的创新,成为了夏布绣博物馆的一大亮点。此前的博物馆,大都只有静态的物品或者影像资料,并没有动态的演示。而夏布绣博物馆将静态的藏品展示和动态的现场刺绣结合,参观者即可以欣赏到历史的“化石”,又可以观摩身着古装的绣娘演示活生生的夏布绣工艺,欣赏新鲜出炉的夏布绣作品。甚至,如果心动的话,参观者不妨在夏布上飞针走线。
人间荣衰数千载,馆中清朗三五时。在夏布绣博物馆或漫步,或驻足,或小坐;或仰头,或俯身,或贴窗,一个上午的时间,一天的时间,总是悄然而过。这馆内的物,这馆内的人,纵然默然无语,但还是能让人时时感觉一种文化的流淌,一种精神的升华。
2014年,于张小红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毋庸置疑,夏布绣博物馆的建成,对张小红的个人创业,对夏布绣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我们无法想象,于静寂中,当张小红一个人于馆内浏览这些自己千辛万苦收集来的绣品时,她心中涌现着怎样的欢悦;当张小红回顾自己为着建造博物馆所流过的泪,所遭受的罪,所经历的苦时,她心中又会有怎样的感慨。“的确,开馆那几天,我很激动,很兴奋,过去的一切都像放电影一样在脑中呈现。但很快,我就冷静下来了。因为,还有更大的梦想等着我去实现。”张小红如此说。
有梦想的人是幸运和幸福的。
夏布绣博物馆,毕竟只是张小红梦想的一部分。
五
有人说,一座博物馆,格局可大可小,但它必然要引人领略某一方面的造物精华、人类创造,塑造见识广博、怀着兴趣和好奇、有教养的民众。无论自觉或者不自觉,它都应以这样的人文精神为根基。
张小红一直都有这样的自觉。她曾说:“这些刺绣作品是无形的资产,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要把夏布绣博物馆建成一个爱国、爱家、爱民族的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前人的历史,让更多的人和我一样热爱它。”遵循于此,夏布绣博物馆作为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基地,正逐渐成为展示地域民间刺绣创新,服务经济发展,提高市民素质,浓缩地域特色,推动生态和谐的窗口;正逐渐成为新余市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激发普通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掌握新余历史文化的一张地域文化名片。据不完全统计,开馆两年半时间,夏布绣博物馆已接待个人、团体游客超过10万人次,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近百场次。
参观者在惊叹馆内珍藏之丰厚、历史底蕴之深厚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叹张小红这名娴静纤弱的女子,身上所蕴藏的不可思议的斗志。
不错,张小红也是独特的,独特就在于她既不是千万亿万财富的坐拥者,也不是什么奢侈品的收藏家,却凭着自己的一己之力,与家人一道打造出了这家世间绝无仅有的夏布绣博物馆。
历史终将证明,这家在行业内拥有首家地位的私人博物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必将越来越凸现。
相关链接: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金牌师傅卢兴福 专利发明小达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