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日起,快递实名制作为国家行业标准正式开始施行。根据《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除收寄快递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外,快递单必须实名,并且需先通过快递员检查验视。
   
 您当前的位置 : 黄灯笼辣评>政治经济>

快递实名制不能有名无实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06-22 10:26
原标题:快递实名制不能有名无实

  要改变快递实名制有名无实的现状,有必要推动快递实名制入法,先从修改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入手,将快递实名制的要求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载入其中

  2016年6月1日起,快递实名制作为国家行业标准正式开始施行。根据《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除收寄快递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外,快递单必须实名,并且需先通过快递员检查验视。一年过去了,记者走访发现,实名制实施持续遇冷,使用“哆啦a梦”“欢乐颂”等名字可以无阻碍寄件(6月21日《北京晨报》)。

  快递实名制自2010年6月1日公安部在浙江绍兴试点,到2012年2月23日圆通快递率先推出快递实名制,再到2016年快递实名制作为国家行业标准开始实施,一路走来,可谓循序渐进、稳步推行。但是实际效果事与愿违,快递实名制俨然有名无实,这种现状应当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之所以要实行快递实名制,一方面是因为有杭州快递包裹爆炸事件、山东夺命毒快递等教训在先,另一方面也是有从源头遏制通过快递实施犯罪的现实需要。可快递实名制陷入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乍一看原因很简单:一者,寄件人从个人信息安全的角度不愿意提供;二者,快递企业落实不彻底,尤其在别的企业不坚持、自家企业坚持会影响业务量的担忧下,更是缺乏落实快递实名制的积极性;再者,部分快递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对快递包裹基本不进行实名审查。

  其实,这些原因都是表面的,快递企业、快递员、寄件人都对实名制不反对却也不重视、不抵触却也不落实,根本原因在于快递实名制对三方都缺乏约束力和强制力。尽管快递实名制已列为国家行业标准,但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邮政法及其实施细则也好,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也罢,都未对快递实名制作出规定,更勿谈未按快递实名制操作将面临何种处罚的问题。如此就给实际执行带来一系列问题:寄件人不愿意提供个人信息进行实名登记,包裹又非法律法规禁止邮寄的物品,快递企业能否拒收?由谁来监督快递企业执行实名制?对没有执行实名制的快递企业又能怎么办?

  要改变快递实名制有名无实的现状,有必要推动快递实名制入法,先从修改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入手,将快递实名制的要求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载入其中,应规定凡是不愿意提供实名的包裹,快递企业应当一律拒收,否则就要对快递企业予以行政处罚。当然,快递企业必须加强对寄件人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泄露寄件人信息的,既要苛以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也要对寄件人由此造成的损害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在经济和精神上弥补寄件人的损失。

  此外,光有法律法规的规定还不行,还应当明确监管部门及其监管职责。从现行的快递行业监管体系来看,可将实名制的监管职责交由邮政管理部门履行。同时,快递行业协会也应当充分发挥自律作用,通过完善行业内部规则促进快递行业规范实名制的执行,对未执行实名制的企业,可在行业内部进行惩戒。只有这样,快递实名制才会走出有名无实的局面,从源头上切实防范不法之人通过快递实施犯罪,让快递更可控、更安全。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编辑:冯韦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主流媒体海南采风活动
海口“两会”前瞻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