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瑶城村“规划师”符世诚:
1990年从建筑公司退休、曾任美兰区演丰镇瑶城村村长的符世诚说,那年他60岁,从那时开始他着手规划瑶城村。如今,符世诚老人已经86岁了,但身体健康、目光有神,现在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村里转,去看看整齐划一的农田、住宅用地、建筑用地等各功能分区。“如今的瑶城村还保持着原来的规划,想想都会高兴一整天。”老人高兴地对记者说。
1
自告奋勇当贫困村长
说起1990年的瑶城村,符世诚仍记忆犹新:灾祸很多、粮食歉收,村民人均收入低,有些村民家里甚至食不果腹。而在1969年,符世诚到演丰镇建筑公司任职副经理期间就对瑶城村的情况早有耳闻:是一块未开发、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
“1990年,村委召开会议选村长,没人愿意站出来。”对于这种情况,鉴于之前对瑶城村的了解,没人愿意当这个村里“最高领导”的情况发生时,符世诚一点也不惊讶,因为没人想将大好前途、大把时间栽倒在这种穷地方,不愿意去为它负责,于是他自告奋勇,最后成为了村长。
“上任期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村民愿意留在村里。”符世诚说,当时常住村人口只有665人、外出人口约750人、华侨约500人,全村共1900人左右。
2
调整土地资源解决温饱
墓地能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让瑶城村变得更好。同时,他以身作则,率先将自己亲人的墓地进行了迁移。
“对于个别的顽固保守派,我就挨家挨户登门拜访,逐个攻破。”符世诚说,最终,村民一致同意了符世诚墓地土地调整计划:将原来200亩的墓地调整为10亩,并从东至西迁移,剩下的190亩用作规划建筑用地,用来产生经济效益。
“当上村长后,第一要务就是要解决村民面临的吃饭问题。”符世诚说,当时他带领几位乡绅承包椰林,所得的收入购买灌溉设备,灌溉的农田使粮食得以丰收,村民最基本的粮食问题就得到解决。
“村民肚子填饱后,我就开始着手重新分配土地资源了。”符世诚说,全村土地1440亩,包括田地70亩、墓地200亩,剩下的1000多亩是未利用的林地,其中最好的土地是墓地。
“最好的地不用来产生经济效益太可惜了。”符世诚说,但要迁移墓地,村民一是意见不合,二是封建迷信,很难办成。为此,符世诚先是花了不少心思来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向村民解释迁移
3
以超前远见规划建设
上任后的第五年,符世诚便开始准备全村规划。“当时村民住的房屋大多是老房子,不安全。”符世诚说,而且这些房屋零零散散,整个村庄显得乱七八糟。
为此,符世诚运用所学的建筑学知识和在建筑公司工作多年的实践,身先士卒,带头对村子进行整改,第一步是让生产队将道路进行了维修;之后,将毛坯房全部拆迁,老房子所占土地全部用作农业,村民房子全部集中。这样一来,建筑用地、村民房屋、墓地分成了几个功能区。
为了让分区后的瑶城村更整齐漂亮,符世诚又提出了一项规定,即将每个房屋的高度统一为3.98米,每个房屋的住房面积只能在150平方米到170平方米之内。
“在开展上述工作的时候是遇到了很多阻挠的。”符世诚回忆说,比如在功能分区这件事情上,很多经济实力雄厚的大户都曾想尽各种办法阻挠,但他通过日以继夜地走家串户进行思想教育,团结了全村上下各家各户各派,终于如愿完成了各功能区的规划。
符世诚从村长位置退下来后的14年里,村干部一直按照他的功能分区进行生产生活,按照房高不过3.98米、房屋面积不过170平方米的要求进行房屋建设,整个村子整齐美观。
相关链接:
占盲道杂乱停放 海口将规划612个共享单车停放点
倡导文明出行 海口市规划局开展公益行动日活动
北京城市副中心详细规划抓紧编制中
市规划局回复“海口秀英万达广场白水塘路周边烂尾空地”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