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普安乡恐龙化石群发掘现场
在云阳县这片土地沉睡上亿年后,史前动物恐龙以化石形式与世人见面——我市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鉴定,云阳县普安乡发现的恐龙化石群为世界级恐龙化石群。
市国土房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李仕川介绍,恐龙化石群发现地位于云阳县普安乡老君村,距云阳新县城23公里,距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22公里,位于长江南岸一级支流磨刀溪上游。该化石群化石资源规模大,地质材料时代横跨侏罗纪早中晚期,化石种类多,科研和开发利用价值大,目前已确定基干蜥脚形类、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剑龙类五大类恐龙化石,形成长150米、厚2米、高8米的恐龙化石墙。
在近日举行的发掘成果鉴定会上,以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鉴定认为:云阳普安恐龙化石群具有时代跨度大、分布密集且范围广、种类丰富等特点,具有非常高的科学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是我国乃至世界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现。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表示,目前的研究显示,云阳普安恐龙生活时期处于恐龙演化的关键时期,这一化石群具有填补恐龙演化序列空白的潜在重大研究意义。
A 怎样发现的?
2015年1月,云阳县清水乡一位青年农民,在普安乡老君村一处山坡上,发现了少量的骨头状石头。同年2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向市国土房管局报告了相关情况。市国土房管局立即安排对普安乡进行野外踏勘,初步了解了恐龙化石埋藏、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恐龙化石墙含17个化石富集小区。据探测,化石墙下仍有大量恐龙化石,埋藏深度至少20米。
“我市以前发现的恐龙化石,都是单一地点、单一时代的单一骨架或零散骨头,没有成群的、多种类的恐龙化石集体埋藏在一个地点。”李仕川表示,这次发现的是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恐龙动物群,在数量上已超过重庆所有区县历年发现恐龙化石的总和。
B 如何形成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恐龙化石密集埋藏在一起?
徐星初步分析,1.8亿至1.6亿年前,云阳地区为古湖泊(古巴蜀湖)边沿,成群的不同种类的恐龙生活于湖边,一次或多次突发灾害事件(如泥石流、大洪水、持续暴雨等)导致大量恐龙死亡。在河流汇入湖泊三角洲地带时,河水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恐龙骨胳随之沉积下来并形成化石。
C 规模怎么样?
徐星表示,云阳县普安乡长达150米的单体恐龙化石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十分罕见。
“美国犹他州恐龙公园是世界级旅游景点,但单体化石墙从规模上讲比普安小多了。”徐星说,“国内像四川自贡、云南、山东诸城等都是化石集中产地,但普安化石群属于侏罗纪中期左右,这个时期的化石比较贫乏。从这个角度来说,普安化石墙是世界上单体最大的侏罗纪恐龙化石墙。”
D 以后咋称呼?
重庆有好几种龙,如永川龙、合川马门溪龙等。那么,云阳县这次发现的恐龙化石群,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徐星就此表示,下一步要做精细研究,看这些化石到底是已经发现的恐龙,还是新的恐龙种类,“我们当然希望重庆有更多本地的恐龙,用重庆自己有特点的名字来命名,让大家知道在重庆远古时期也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恐龙。”
徐星强调,恐龙命名有一定方式,有些按地名命名,有些按特征命名,有些按贡献人命名,前提是确实有新物种发现。一旦确定是新物种,不光重庆人民,全国人民也可以一起来参与,为它寻找一个动听的名字。
E 未来如何建?
云阳县以龙命名的地名众多,如龙缸、龙洞、龙脊岭、双龙、盘龙等,有关龙的传说更是数不胜数。如今恐龙化石横空出世,让云阳县有了更深的龙文化底蕴。
今年5月,市国土房管局批准建立重庆市云阳普安恐龙市级地质公园,规划保护面积91.3平方公里。
云阳县县长覃昌德在发布会上表示,拟邀请世界级规划大师和古生物专家组成团队,规划打造世界级侏罗纪恐龙主题公园。采用世界一流的技术,再现史前恐龙生活场景,让游客置身远古世界,与恐龙一起在茂密的丛林奔走,一起在辽阔的天空翱翔,一起在蔚蓝的湖泊畅游,体验恐龙的进化史。
多知道点
重庆恐龙之最
●最大规模恐龙足印
綦江恐龙足印化石群
发现时间:2003年
发现地点:綦江区三角镇红岩坪村莲花保寨
生活年代:白垩纪中期
(距今1亿年前后)
●最凶猛恐龙
上游永川龙
发现时间:1977年
发现地点:永川上游水库
生活年代:侏罗纪晚期
(1.5~1.35亿年前)
●最温顺恐龙
江北重庆龙
发现时间:1981年
发现地点:江北猫儿石
生活年代:侏罗纪晚期
(1.5~1.35亿年前)
●最巨型恐龙
合川马门溪龙
发现时间:1957年
发现地点:合川太和镇鼓楼山
生活年代:侏罗纪晚期
(1.5~1.35亿年前)
(记者 陈富勇)
相关链接:
“侏罗纪公园”?澳大利亚惊现多种恐龙痕迹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