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州网记者 刘瑞瑞
“马晓东有‘特异功能’,别人都干不了的焊接难活,他总是有办法解决”,提及兰州西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马晓东,曾经与他共事的同事总爱说这样一句玩笑话。今年47岁的马晓东,是兰州西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焊工培训中心主任,工程师、高级技师,在焊接行当已经摸爬滚打三十多年的他,如今著书立说,将自己在焊花下所积累的“特异功能”,传给了一批批的焊接工人。
“小时候,姊妹多,家里比较穷,偶然机遇下,进入了焊接这个行当,学习焊接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讨生活,给父母减轻些负担”,说起干焊接这一工作的初衷,马晓东说到,对于自己来说,想到以后要在社会立足,焊接无疑是一门谋生技术。起初,因为自己是零基础入门焊接,对焊接工作并不了解,后来通过自己慢慢的了解,发现单位里干得优秀的焊接师傅很受重用,从那开始,自己就暗下决心,要像师傅们看齐,把这项技术学精学好。
很多人都说焊工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辛苦活。虽然焊接作业又热、又脏、又累,每天在焊花下连一件囫囵衣服也都穿不了。即便这样,初入焊接这行的马晓东,依旧想把焊接这门技术学精学好,求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不失为一种走捷径的好法子。但,在八十年代有这样一句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让马晓东清醒地意识到,要想在焊接领域出类拔萃,自己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而要想成为复合型技能人才,就必须站在先进技术的最前沿。
在工作中,他不放过每一个砂眼、不忽略每一条裂纹。他先后自学了《金属材料学》《焊接工艺学》《焊接热处理》等专业书籍,并紧密结合实践不断摸索、总结提高,最终练就了一手过硬的焊接本领。2003年,马晓东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总工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他凭借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个人素质,获得了全国焊工工种第一名。
“工匠精神是一种传承,是一种对焊接工作的负责,即便是个大难题,别人都说干不了,自己哪怕想破头也要把它解决掉”,就是坚持着这样一种信念,他攻克了焊接技术领域的多项实际操作上的难关,他撰写的论文《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打造焊接培训精品牌》荣获“改革开放30年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A335P91钢焊接工艺与操作技法》攻克了此钢种焊接理论和焊接实际操作上的难关。他在钨极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操作技术精绝。先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电力楷模、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并使“国家级技能大师马晓东工作室”和“甘肃省技能大师马晓东工作室”落户兰州西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焊接是个技术活儿,会焊容易,焊好却难,要焊出精品就更是难上加难。尤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以耐心、严谨、专业、精益求精为内涵的工匠精神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点,马晓东十分清楚。他更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术传授于人,才能让工匠精神绽放光彩。近年来,在他的主持下,公司焊培中心共对外开班30多期,培训1500多人次。其中农民工近700多人,初、中、高级工鉴定100多人,技师高级技师培训鉴定180多人,如今,60多人已经成为了焊接领域的高级技师,100多人在各单位成了骨干力量。
相关链接: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杜钧:在闪烁的焊花中践行“工匠精神”(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