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展示了一段自己乘坐无人驾驶汽车的情景。视频中,其所乘车辆处在自动驾驶状态,刚刚上五环。对此,北京交警回应称,正在开展调查核实。公安交管部门支持技术创新,但对违法行为将依法查处。
按照我国现行法规,机动车上路需要相关证件、检核合格等,而百度无人车无疑不具备相关条件,因此有交通业内人士称“肯定违法”。而公众的意见则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应当支持创新,无人车不上路,就永远也无法知道上路会出现什么问题;还有一派则认为,把试验车开上公路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但除了罚单,此事更大的启示在于,创新已明明白白触到了现行监管和法律的瓶颈之处。接下来怎么办?倒退回去是不可能的,因为创新是大势所趋。唯有在科技创新不断突破的同时,立法创新和监管创新也同步跟进才是明智之举。而若没有后者的跟进,创新本身也会进退两难——测试吧,违法,公众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不测试吧,创新永远无法跳开实践验证这一环节。
那么,是不是全世界的无人驾驶都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状态呢?不是的。早在去年下半年,百度就宣布其无人车获得了美国加州政府颁布的全球第15张无人车上路测试牌照。这意味着,百度并非没有“持证上岗”的意识,而是在我国无人驾驶尚处于法律真空地带,哪怕去申请,恐怕相关部门也面临着“无法可依”的窘境。其实不仅是百度,还有多家国内汽车制造商想测试无人驾驶,都不远万里去加州申请测试牌照。当然,申请这个牌照并不简单,除了要缴纳数百万美元的事故保证金外,还要通过严格的技术检测、贴上显眼的标识,并行驶在指定公共道路上。而正是因为加州对于无人驾驶的监管创新步子最快,才使得加州成为全世界无人驾驶技术进步最快的地方。这生动地说明,当立法创新和监管创新打开了思路,会对一个区域的科技创新起到多么大的助推作用。这一点,令人深思,值得借鉴。
实际上,立法和监管如何对待创新,此前李克强总理以微信为例已做出了明确回答,那就是要保持“包容审慎”的态度。换言之,既要防范不可承受的风险,更不能贸然一棍子打死。值得欣喜的是,国内很多创新正朝着这一目标前进。比如共享单车的确存在乱停乱放、青少年使用安全隐患等问题,但各个城市通过出台管理规范,正在大大降低其风险,发挥其便利生活的积极效应;比如无人机屡屡出现扰乱机场空域的情况,但在相关监管办法出台后,很多企业启动了电子围栏技术,使得“禁飞区”有了技术保障……未来,还会不断有突破我们想象力的创新出现,一套监管体系想永远管用是不可能的,唯有让社会治理与科技创新形成同步共振,才能平衡创新带来的进步与风险。
百度无人车恐怕难逃交管部门的罚单,但我要说,这张罚单很“值”——这绝不是支持违法,而是这张罚单已经让技术层面的无人驾驶,以及社会层面的监管和立法创新成为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无人驾驶违章怎么扣分、发生事故怎么定责、上路测试如何做到安全……无人车上路给社会治理提出了一个好问题,现在,需要监管部门、立法机构一一做出回答了。科技创新倒逼社会治理进步,正体现于此。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