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绍兴7月10日电(记者 邵燕飞 张茵 见习记者陈洁)如果说交通路网输送着一座城市的发展血液,那么透过人来人往的车管所,或许能触摸到浓缩在交管服务体系中的城市温度和智慧。眼下,一场名为“最多跑一次”的便民加速赛正在浙江各地热烈上演,作为“参赛选手”之一,浙江省绍兴市交警支队的矫健身影,是一道别样的“蓝色风景”。
绍兴车管所内市民正在免费代办服务台咨询 陈洁 摄从30多万辆机动车扩张至现如今的132万多,十年的时间,当这座城市以裂变的速度延伸着发展触角,“窗口排长队”、“小事耗巨时”、“办事踢皮球”等马路背后的烦心事也层出不穷。
绍兴交管百事通服务中心正在忙碌的话务员 陈洁 摄如何让交管红利随发展成果飞入千家万户?绍兴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邵凯平认为,“最多跑一次”无疑是一次契机,从内部机制开始,一场由内至外的改革将民生的标签烙进了城市交通的神经末梢。
家门口的车管所:权限下沉至“神经末端”
居住在绍兴诸暨市枫桥镇的司机们,大抵都对两段路谙熟于心:从镇中心出发,到诸暨市车管所的路程近40公里,到绍兴市车管所的路程约45公里。这是他们办理各项车管业务的必去之处。
来回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加上排队时间,这意味着办理任何一笔车管业务,都需要花上大半天。从5月1日起,“一笔车管业务,东奔西跑一天”的历史在绍兴画上了句号。
记者了解到,绍兴交警部门针对车驾管服务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力推进“车驾管全覆盖工程”,将车驾管业务办理职权全部或部分下放。
一时间,70多家新增的“车管所”,如春风化雨般渗透进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未设交警中队的农村派出所、4S店、二手车交易市场……
绍兴市越城区袍江元通二手车交易市场,平日交易量占该区一半以上,每天约有140辆机动车要办理转籍、过户等车驾管业务。
随着车驾管服务站在此落户,买车过程中的相关业务便可就近实现“一条龙”办理。绍兴市民赵海波在提完车后,顺便在服务站办理了驾驶证换证业务,由衷地感慨“‘最多跑一次’的福利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绍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委沈元忠表示,透过家门口的“车管所”织成的便民服务网,“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延伸到了社会的每一个“神经末梢”。
小窗口的大智慧:繁简业务巧分流
从10年前的30余万机动车,扩张至今日的132余万机动车、190余万驾驶人,描摹出绍兴崛起的浮世绘,也带来了马路上的“烦恼”:每年160余万起车驾管业务量,400余万起交通违法查处量。熙熙攘攘的办事大厅,大排长龙的窗口,仿佛就是人们对车管所的固有印象。
“过去群众来办车驾管业务,往往是一项只需几分钟办理的简单业务,都要排上个把小时,导致大家普遍反映排队时间长。”随绍兴市车管所教导员顾科裕走进服务大厅,窗口前有序地排着仅有数人的队伍,全然没有过去人来人往的嘈杂与匆忙。
顾科裕指着综合窗口告诉记者,分流的智慧便潜藏在这小小的窗口之中,“该窗口集中受理‘安全驾驶信息查询’、‘变更联系方式’等7项简单车驾管业务,无需叫号等待,即到即办。”
顾科裕介绍说,自综合窗口设立以来,业务日办理量在200起左右,有效提升了窗口办事效率,“过去到了5点多,大厅还挤满着来办事的人,现在4点一过就基本没什么人了。”
现场,大厅入口右手处,“免费代办”几个字也格外显眼,邮寄证件、信息查询、表格代填写等服务都囊括在这方柜台中。如果说一座城市的秘密藏在她的马路上,也许从车管所中可觅得解密的民生之匙。
掌心上的交警队:互联网铺就服务高速路
点击进入“绍兴交警”微信公众号,在“通行证申请”板块,根据系统提示输入车型、车牌号、通行时间、通行线路等信息,轻点提交……1小时后,身在安徽的张永成便收到了绍兴交警部门发出的电子通行证,他的一车胚布也将“一路绿灯”顺利送至绍兴袍江越东路。
于2014年7月上线的“绍兴交警”微信公众号,以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突破口,先后开发了违法罚缴、网上车管、货车通行证办理等20余项功能,现关注量已达27万余人,被绍兴百姓亲切地称为“掌心上的交警队”。
“交管服务永无止境。”这是邵凯平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而今,在互联网的助力之下,“掌心上的交警队”让“最多跑一次”升级再提速。
6月22日,绍兴交管百事通服务中心正式“开张”了。敞亮的办公室内,接车管业务热线电话,网上在线处理咨询业务……七名话务员忙得不亦乐乎。
邵凯平介绍说,该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网上服务和线上服务两大部分,“对群众关注的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我们在处理对象、处理范围、处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深层次的改革。”以处理对象为例,原本只有车主才能处理的本车违章,现改为本车驾驶人都可对该车违法进行处理。
行政成本和办事难度的“双下降”,换来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的“双提升”,以“最多跑一次”为主旨,绍兴交警支队笔下的这道民生方程式迎刃而解。(完)
相关链接:
浙江横店发生扰乱秩序案 3名剧组人员涉打人被行拘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