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部分国内短租平台纷纷切入旅游、美食、购物等附加服务,但这部分业务仍处于初级阶段。 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创造消费场景,打造“住宿+”模式
借助共享经济潮流,以住宿为核心的短租拥有了更多玩法。本身就接近旅游群体的短租平台跨界旅游是自然之选。尤其是在80、90后群体多元化的住宿需求下,占据旅游关键环节的住宿显然具备更多与消费相关的想象空间。
据了解,目前北京城市中心景区周边的每日人均消费为375元,但在城市周边景区每日人均消费只有100元,而二者消费差距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游客是否住宿。蚂蚁短租CEO申志强甚至表示,在北京周边旅游发展较好区域,住宿一晚的消费水平至少提升三倍以上。由此不难得知,消费场景的创建对旅游消费至关重要,而住宿正是创造消费场景的温床之一。
“住宿是旅游的重要环节,可能旅游期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住宿上,游客的活动半径也是围绕住宿来的。现在短租的产品交易规模还远远比不上那些OTA,但却会存在来自OTA的竞争。”旅游行业专家、前易观分析师朱正煜表示,“因此,对于短租来说不一定要与OTA抢用户,而是从目前的用户中来拓展消费的场景,让用户来了之后,不单单去消费住宿服务,还更多需要体验一些个性化、有当地特色的产品。不论是从业务拓展的延展性和用户本身体验来说,增加旅游产品其实就是围绕住宿打造‘住宿+’的形态。”
短租业务单一,产业链越长,收益才越大
目前,蚂蚁短租正在践行“住宿+旅游”模式。“我们希望可以把个人民宿和民宿品牌进行整合。”蚂蚁短租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接下来,旅游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我们陆续会推出产品包,规划旅游路线,同时我们还会把周边的住宿产品也打包进来,游客去之后照着玩就可以。”据介绍,之前蚂蚁短租的主要经营范围为城市短租,而接下来的重点将放在乡村民宿。而爱彼迎方面也表示,希望为旅行者们提供整个旅行体验,而不仅限于住宿。
“如果只是做短租,那么业务相对会比较单一。做生态圈黏性越足,综合效益越多,效益点、收益点也会更多,产业链越长,收益越大。”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表示。
在建设旅游生态同时,各短租平台也不忘借助全域旅游的东风,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日前,途家与三亚市政府签署了“全域旅游合作协议”,将通过GBC模式(政府-专业机构-用户)提供标准化的非标住宿管理。途家方面称,围绕“住”落实布局后,将得以让客人留下来、慢下来,借体验住宿产品、获得旅行体验、购买当地风物等方式,提升三亚旅游体验经济,推进全域旅游。
抢夺房东资源,决定未来谁能成为独角兽
然而,平台仅依靠旅游在短租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显然是不够的。在房源成为焦点资源的背景下,如何留住房东便成为问题,这也是短租平台生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Rented.com创始人Andrew McConnell甚至预测,房东资源未来将是平台能否成为市场独角兽的决定因素。
据公开资料,目前途家有45万套房源,蚂蚁短租有30万套房源,小猪有20万套房源。虽然数量庞大,但据《中国景区民宿市场研究报告2017》统计,为了提高民宿的利用率和曝光率,43.6%的景区民宿房东会选择4-6个线上平台进行产品投放。另从平均投放平台数量来看,整体线上平台平均投放数量为3.7。这也就意味着,房东往往会选择多平台投放,并非单个平台的独占资源。
在业内人士看来,房源意味着掌控力,而这也是短租平台实现规模化的重要因素。“当短租平台抓住房源时,对这个市场的掌控力就会变强。同时平台也要做流量,这也是成长的关键。因此核心还是在于怎么样能够把用户和房东的体验做得更好,让房东不仅依靠房租获得收入,也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收入。”朱正煜表示,“同时还要把房东服务做好,让他们在租房活动中更加便捷省心。留住房东,为用户打造不同的体验场景。”因此,把对房东的体验做好,成为各平台不约而同的选择。
短租行业标准仍未出台,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在途家2017年战略发布会上,途家CEO罗军系统阐述了公司关于经营者、置业者的战略。一方面,途家提供给经营者的App将打通8个平台的房屋库存共享、疏通流量环节。并为个人闲置房源推出了包括保洁等功能的管家产品。另一方面,途家还将通过运营培训、安全顾问、收益管理和服务支持帮助从业者,并强化与开发商的合作。“共享经济最需要的是资源包括资本。大家在现阶段就是要抢资源、抢资本。”蚂蚁短租也针对房东推出了房东成长体系、房东圈、房东微店等产品,而为房东提供保险也成为短租平台的普遍做法。
尽管各家都在铆足劲抓住房东资源,但对房东和房客来说,短租市场依然存在风险。业内不少意见指出,目前短租行业标准仍未出台,监管弹性较大,消防安全、卫生安全等问题也亟待解决。2016年12月,一位房东控诉短租住户损坏自家房屋的事件引发了各方高度关注,而类似的房东受损案例近来也是层出不穷,不断为各大短租平台敲响警钟。据了解,为解决信用问题,Airbnb近日被曝将收购一家背景调查公司,为平台信用体系作保。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