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旅游旺季,既有“颜值”,又有文化底蕴的杭州雷峰塔自然成为暑期旅游的热门之地。
雷峰塔遗址内堆积的硬币和纸币。 王潇婧 摄
万余人次的日游客接待量,使得雷峰塔地宫遗址变成了一座“金银山”。硬币密密麻麻铺在其中,还有面额小到1角(人民币,下同),大到50元花花绿绿的纸质人民币,难以计数。钱币越多的地方抛得人越多、越低的塔层抛得人越多。
“没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游客讨吉利,我们也不好强行制止,但这无形中增加了额外工作量。”景区工作人员无奈地说,遗址内的钱币一个月至少需要清理两次。
在雷锋塔内,记者不时听到有硬币清脆的叮当声传来。据观察,尽管每隔几米就有“保护遗址,请勿抛物”8个醒目的黄色大字贴在遗址玻璃墙外,但仍有不少游客熟视无睹,拿出钱包、找到硬币、抡圆胳膊抛出去,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雷峰塔内提示游客的标语。 王潇婧 摄
“雷峰塔能压住蛇,也就能压住邪。希望能求个好彩头,让孩子平安健康成长。”刚抱着孩子抛完硬币的范女士如是说。
“抛硬币”似乎已成为游客的自发传统。“他们有的为了祈福祷告,而更多的则是看大家扔,自己也扔,从众心理使然。”雷峰塔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从来没有抛过,因为祈福不能等同于封建迷信。”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四川游客王若宇说。
抱着孩子“抛硬币”的游客。 王潇婧 摄
但是并非所有的游客都和王若宇一样。近年来,景区池塘、陈列柜、雕像“被捐钱”的行为屡见不鲜。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倪培民表示,中国游客“抛币祈福”的现象源于大家的“实用心理”,在没有损害古迹、文物前提下不必过分谴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和妨碍人民币流通”。“游客投钱币也是对人民币尊重程度不够。”浙江省杭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说。
雷峰塔二层钱币堆积情况相对较好。 王潇婧 摄
如何才能消减一系列不文明出游的陋习呢?在倪培民看来,要根除“有钱任性”、“抛币祈福”等陋习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由家庭、社会和政府共同“会诊”,且持之以恒才能慢慢根除,真正有用的“祈福”则是多学习传统文化,心存敬畏、遵守规则,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身的智慧与美德。(完)
相关链接:
赴南北极游客量增长明显 旅行社纷纷发力极地旅游市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