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号角在海口正式吹响。“双创”对于海口市民而言,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代表着一种行动力,由此逐渐衍生为“双创”模式、“双创”速度、“双创”精神……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创>

海口“创卫”机制长效化 提升城市精气神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07-16 10:00

原标题:“创卫”机制长效化 提升城市精气神

海口人民公园为休闲锻炼的市民提供优美整洁的环境。

青年志愿者向市民发放爱国卫生宣传手册。

  2015年7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号角在海口正式吹响。“双创”对于海口市民而言,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代表着一种行动力,由此逐渐衍生为“双创”模式、“双创”速度、“双创”精神……

  2017年7月14日,一个大喜讯在椰城光速传播开来,“海口‘创卫’成功了!”——我们摘得了“双创”的第一块金字招牌。

  夺牌是目标,但不是目的,它在情理之中,却也在期许之外。七百多个日日夜夜里,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实现了全民健康教育全面普及、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环境质量综合提升、市民品质生活有保障的健康城市生活氛围。从“里子”到“面子”,海口在创建中脚踏实地,内外兼修,让“爱卫”的红旗遍插椰城,傲然飘扬。

  转作风得民心 人心思齐促创建

  15日上午,随着热带低压气流渐渐逼近海南岛,一阵阵的狂风暴雨间歇性地光临海口城区。文明东路年年好便利店老板林月萍几次走出店门,把洒落在人行道上的落叶清扫干净,再把停放在门口的七八辆共享单车挪到背风的区域。

  “现在街上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几乎每天晚饭后,林月萍都能看到戴着红袖章的在职党员干部沿路清扫垃圾,“创卫”工作一干就是两年,身边耳闻目见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林月萍从观望变成了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

  流动摊贩开始入店经营、市民群众义务参与城市保洁、众志成城投身灾后恢复。“创卫”以来,参加创建工作的干部群众达2000万人次,在全市形成了以上率下,人人参与的新常态,“创卫”像无声润物的春雨沁入民心。

  然而这收获来得并不容易,为把这项惠及千家万户、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建设质量的重大民心工程做好、做实,“双创”一开始,各部门领导干部带头走进市场夜市、背街小巷、街道居委会,听民意、访实情、解难题。

  与此同时,通过媒体曝光、监督,搭建起市民问政的桥梁,市委严格落实奖惩,铁腕转作风的决心,“转”出了党员干部想干事的主动性、争干事的积极性、干成事的创造性,有效推动了“双创”工作的有序进行。

  好作风催生生产力,两年来,海口的城市之变,得益于干部作风之变。全市党员干部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为海口更加美好的明天忘我奋斗,把27个镇街作为创建主体,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将创建工作指标精确分解到全市每一级党组织、每一个一把手,落实到28名挂点市级领导和75个包点单位,实现主体责任全覆盖机制,为市民构建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规范化管理的卫生城市蓝图,用“辛苦指数”换取企业“满意指数”、群众“幸福指数”、经济社会“发展指数”。

  夯实卫生基础 完善城市功能

  加大投入、完善功能、改善民生,使环境建设向着更高标准、更高要求迈进。这既是“创卫”的出发点,也是城市共建共享、惠泽百姓的目标。

  秉承“创建靠民、创建为民”的理念,海口坚持设计先行,高标准改造融入文化特色,改造提升小街小巷2434条,在城市中打造出一条条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如今,走在海口市的大街小巷,触目可及的是整洁有序的街道、趣味十足的壁画……小街巷牵动大民生,“创卫”两年来,城市的交通路网得以畅通,市民的出行秩序逐渐规范,生态环境迎来了修复的机遇,蕴含着老海口人的童年记忆,浓浓乡情的古街巷在人们的惊艳中焕然新生,这一“民心工程”的落地,使城市功能在蝶变中实现提升,椰城脚踏实地的卫生创建为打造升级健康城市铺就坚实的基础。

  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为就业困难、家庭困难的小摊贩、残疾人士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安排就业、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两年间,海口以问题为导向,集中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农贸市场、占道经营、违法建筑、环境卫生等18个专项整治行动,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本漂亮的“民生账本”。

  为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形成常态化管理模式,海口坚持严管不松懈,重罚不手软,以高频率、快节奏、强有力、全方位的督查考评工作为抓手,真正把奖惩贯穿于“创卫”工作全过程。强化电动车牌照及行驶安全“九不准”管理;落实“门前三包”主体责任,罚款9589万元;拆除违法建筑645.4万平方米、防控违法建筑97.8万平方米。同时,积极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率先全省开展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

  民生问题无小事,“创卫”工作启动以来,海口始终坚持“为民、惠民、便民、利民”初心不动摇,找准城市升级发展薄弱环节,总投资上百亿元,全面推进环卫设施、农贸市场改造、水体治理、园林景观绿化、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环保设施等领域项目建设,着力解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

  海口以民情、民声、民愿为根本出发点,修补城市功能,畅通城市“毛细血管”,以改造提升惠民生,聚民心,得民意,在“创卫”路上以坚实的步伐稳步前进。

  干群联动“创卫” 建设幸福家园

  为了实现“创卫”机制长效化,海口先后出台了《海口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海口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海口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海口市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海口市市容管理办法》、《海口市城区“门前三包”管理办法》《海口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经营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等20余项城市卫生管理法规、规章,使“创卫”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起了有效的常态化管理机制。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有效监管的实践经验,有力地推动《海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办法》和《海南省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

  “创卫”工作启动后,海口把健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成立宣讲队伍,健全了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健康教育网络,以医疗卫生机构为骨干,以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基础的网络作用。

  两年来,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创卫”工作,全市注册志愿者达25万多人,志愿服务总时长已超625万个小时,参加“双创”工作的干部群众达2000万人次,全市形成了以上率下,人人参与“双创”的新常态。

  同时,海口多措并举,通过深化市、区、镇街行政管理体制和城市综合执法体制进行改革,精简和下放行政管理权项,将审批、管理、服务、执法重心向基层下沉;通过建立城市环卫长效管控机制,率先实现建成区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全覆盖,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全国领先;通过成立城市警察支队,创新推行“公安+城管”联合执法,实现行政处罚到刑事处罚无缝对接,全天候、无死角的街道治安和市容市貌管理巡查工作成为新常态,荣获“2016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称号。

  同时,我市畅通市民诉求反映渠道,设立了市政府12345综合服务专线、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以及“城市管家”等平台,反映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在“创卫”工作的带动下,海口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在25%以上,位列全国35个大中城市前列,投资总量在全省占比提升到34%;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提升到32%。

  实践证明,具有海口特色的“创卫”模式和“创卫”动力,已经成为海口扛起领跑全省实体经济的龙头担当,辐射周边、带动全省的服务担当,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示范担当,带头发挥“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带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头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带头提升国际旅游岛建设质量和水平、带头建设幸福家园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引擎,成为海口这座省会城市蜕变和崛起的强大动力。

  记者 李晶晶 张洋 摄影报道

  (海口网7月16日讯)

 

 

相关链接:

“创卫”成功 海口将继续乘风破浪
海口“创卫”大事记
海口“创卫”成功赢得社会各界热烈反响与广泛赞誉
巩固创卫成果 发力创文攻坚

 

相关链接:
巩固创卫成果 发力创文攻坚
海口“创卫”成功赢得社会各界热烈反响与广泛赞誉
“创卫”成功 海口将继续乘风破浪
海口“创卫”大事记
[来源:海口网] [作者:李晶晶 张洋] [编辑:冯韦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