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
这组数据表明,今年以来我国供给和需求两端均实现了稳定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进一步增强。这一成绩的背后,与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密不可分。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虽然存在于供给和需求两侧,但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在供给侧。
结构性矛盾的存在,严重拖累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例如,近年来实体经济的投资意愿持续低迷。2016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了断崖式下滑,比上年仅名义增长3.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资金涌入金融、房地产领域,资本的“脱实向虚”加大了经济运行的风险。
又比如,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制造业早已成为“世界工厂”,但“中国制造”仍然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中国游客每年在境外的消费超过万亿元,不少消费者甚至专程从国外买回马桶盖、电饭煲。消费的大量外流,正是国内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的外在表现。
要解决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就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更多地从供给侧发力,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
今年以来,我国继续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通过简政减税、放宽准入、鼓励创新,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减少无效低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
在简政放权方面,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始终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一牛鼻子,通过改革以审批发证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管理体制、革除与审批发证相关联的寻租权力和不当利益、改变与审批发证相伴的“看家本领”,推动政府加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审批,多措并举加强监管,不断创新优化服务,打造便利、公平的市场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为进一步促进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引领作用,中央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各方面把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和思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得到激发,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鲜活的动力。今年前5个月,全社会用电量约2.4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3.6个百分点;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12.03亿吨,同比增长14.70%。这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实体经济运行的企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7年,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而要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
一方面,要解决好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存量矛盾,特别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实体经济多年积累的产能过剩、库存过多等存量矛盾和问题解决好,使实体经济轻装上阵,逐渐焕发经济增长的新活力。另一方面,也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努力改变实体经济面临的生产方式粗放、产品附加值低等特点,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效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需求。
当然,要振兴实体经济,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把不该有的权力坚决拦在清单之外,不断优化制度环境;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少涉企收费,降低企业负担;彻底打破各种互为前置的审批怪圈,着力推动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除涉及安全、环保事项外,凡是技术工艺成熟、通过市场机制和事中事后监管能保证质量安全的产品,一律取消生产许可,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使中小微企业能够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实体经济微观主体的发展能力。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振兴,这是一个化蛹成蝶的过程,其中既充满希望又伴随阵痛。面对这一紧迫而又艰巨复杂的时代重任,必须勇往直前,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使实体经济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林火灿)
相关链接:
习近平: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