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冰雪旅游研讨会上指出,2022年,我国将举办的第24届冬奥会,正在激发我国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冰雪旅游迎最佳时机 “冷资源”有望变身“热业态”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07-21 10:01

长白山冬景。颜国良摄

  近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冰雪旅游研讨会上指出,2022年,我国将举办的第24届冬奥会,正在激发我国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进而加快我国冰雪旅游发展步伐,发展冰雪旅游也是把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以及发展全域旅游的有效路径和应有之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冰雪旅游正在迎来大发展的最佳时机,原来的冰雪“冷资源”正向旅游“热业态”加快转变。

  冰雪资源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

  在过去,冰天雪地易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而如今这恰恰是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的天然资源优势。李金早在讲话中指出,应当重新审视冰雪资源的可开发性、可利用性,充分认识冰雪旅游资源的独特经济价值,特别是要把握发展冰雪旅游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李金早表示,发展冰雪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脱贫致富、产业转型升级。例如,黑龙江的雪乡,此前主要是从事林业伐木,在国家实施林业生态保护工程后,通过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如今已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冰雪旅游休闲度假地,游客纷至沓来,在旅游旺季往往一房难求,实现了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和产业转型升级。此外,在坚持有序开发、合理利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在冰雪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降低排放,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杨彦锋表示,能够发展冰雪旅游的目的地需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这些地方往往都处在我国较为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因此把冰雪旅游和旅游扶贫结合起来,是非常因地制宜的做法。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的冰雪旅游经济效益已经日渐明显。如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占全市旅游产业的半壁江山,内蒙古冬季旅游收入增长超过30%,吉林省冰雪旅游综合收入已占到全年旅游综合收入的三分之一。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认为,目前,由于冬奥会的契机,再加上国家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的重视,冰雪旅游可以说已经到了爆发式发展的前夜,很多省份坐拥天时地利人和,未来冰雪旅游大有可为,前景可期。

  全域旅游可为冰雪旅游发展拓宽空间

  我国旅游业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政府正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李金早指出,全域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旅游+”,推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融相盛,在这个大背景下,旅游与冰雪相加将充满活力。大力发展冰雪旅游正当其时、正当其势。

  首先,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如果冰雪运动只做竞技体育运动,不通过旅游走向大众,那么就不可能实现大众冰雪体育运动,也不可能形成产业。而从旅游业发展趋势看,当前我国旅游消费正呈现出个性化、品质化发展特征,旅游产品特别是旅游新产品的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以上这些都为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开辟了巨大空间。在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将冰雪旅游作为重点项目,新疆、内蒙古等多个省份在“十三五”规划中均特别对冰雪旅游发展做出了规划,黑龙江、吉林分别出台了推动冰雪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已有30个省市推出了冰雪旅游产品,原来的冰雪“冷资源”正向旅游“热业态”加快转变。

  杨彦锋告诉记者,最近一两年,投资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的情况逐渐增多,原先在东北、西北、内蒙古、环京津冀这些地区也有很多雪场,但其中有不少经营状况不理想,设施不够完备,没有投资商愿意接盘,但随着全域旅游的提出,冰雪旅游可以从度假、运动、装备等多个层面去发展,现在一些大开发商也在按照这个思路去打造冰雪旅游的综合度假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会有更多投资商加入进来,一起发展冰雪旅游,同时这也将有利于各地全域旅游的发展。

  据测算,2022年冬奥会将带动我国直接参加冰雪运动者达5000万人次,带动参加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人数超过3亿人次,冰雪旅游产业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其中仅滑雪每年就超过270亿元,冬季运动装备超过350亿元。李金早指出,未来十年我国冰雪产业将高速增长,2022年冬奥会后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滑雪旅游市场。

  同质化现象是当前存在的主要瓶颈

  目前,我国在发展冰雪旅游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李金早认为,未来首先要防止同质化。多数地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冰雕、冰灯等观光类层面,冰雪度假类产品、冰雪民俗体验性旅游产品十分缺乏。同时,很多地方、很多投资商往往只凭一腔热情,只顾眼前利益,一哄而上,对滑雪场的建设缺乏系统规划,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直接影响到冰雪旅游的品质。而“一季养三季”也是当前冰雪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往往就冰雪谈冰雪,就冬季谈冬季,没有围绕冰雪旅游主动延伸产业链。

  此外,李金早强调,发展冰雪旅游要强化品牌意识,虽然黑龙江冰雪之冠、辽宁冰雪温泉、内蒙古冰雪天路、北京欢乐冰雪、河北健康运动等冰雪旅游品牌已在国内形成了一定影响,但提高国际知名度尚需努力,尤其要与北欧等冰雪旅游胜地竞争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同时,要走特色之路,既要丰富产品类型,更要注重充实内涵特别是地域文化内涵。例如,东北地区要突出冰雪自然奇观,西北地区应充分挖掘丝绸之路文化内涵。此外,要实施冰雪+度假、+文化、+体育、+养生,着力开发冰雪休闲度假、冰雪温泉养生、冰雪观光体验、冰雪民俗等多类型旅游产品。

  刘思敏对此表示,对于那些拥有冰雪旅游资源的目的地,一定不要盲目开发,一方面政府层面需要部门联动、区域协作,同时发展冰雪旅游要规划先行,各地不能只等着政府来做投入,还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更多开发商来打造冰雪旅游,不过对冰雪资源所依托的环境必须实施严格保护,否则就失去了发展冰雪旅游的本义。

  旅游企业纷纷发力冰雪旅游市场

  在“三亿人上冰雪”的2022年冬奥契机下,各大旅游企业也纷纷表示将在冰雪旅游市场上大做文章。中青旅总裁张立军表示,中青旅将充分发挥旗下各板块在旅游产品、景区运营、会展服务、酒店经营各方面的优势,按照“4+3”的模式推进冰雪旅游发展。同时,针对冰雪旅游文化推介和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张立军还建议应该发展青少年冰雪冬令营培训基地、建设冰雪生态休闲体育公园,并开展冬奥旅游全球巡回推广活动。而众信旅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冰雪旅游产品持续走热,众信旅游在2014年作为索契冬奥会中国唯一票务及接待中心,也向国人展示了冰雪旅游的特色。未来,众信旅游将继续深挖这一领域,在冰雪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拓等方面不断发力。

  来自驴妈妈的数据显示,最近三年驴妈妈冰雪旅游产品数量、出游人数以及价格等方面均逐年提升。特别是在出游人数上,2016年冰雪旅游的预订人次是2015年同期的两倍多。驴妈妈方面表示,目前正在不断加强与冰雪类景区及当地政府的合作,联手举办滑雪节、冰雪节、冰雪自驾等丰富多样的景区活动,为游客的冰雪之旅注入更多新鲜内涵。而凯撒旅游方面则表示,冬奥会的成功申办,给中国的冰雪运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也燃起国人的冰雪热情,不仅北京延庆和张家口崇礼的滑雪场游客激增,到境外滑雪的人数也增速可观。但中国滑雪旅游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约有80%的滑雪人口为初级滑雪者,仅有约20%的人熟悉滑雪,这一人群构成与欧洲滑雪成熟地区恰好相反,培养熟练的滑雪者,还需要更多的推广和时间。同时,目前滑雪旅游的专业人才还存在较大缺口,人才的培养对于旅行社来说也是一项挑战,凯撒旅游未来还会与旅游局、雪场等展开比较深入的合作,确保游客滑雪旅游体验。

 

 

相关链接:

乌鲁木齐水西沟镇开建冰雪特色小镇
北大院长实地探索瑞士冰雪小镇,揭秘山地雪场如何在夏天也能继续把钱赚
到2025年冰雪专业人才缺口或达十万,企业进院校招人变“抢人”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冰雪及相关产业迎来巨大商机

 

相关链接: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冰雪及相关产业迎来巨大商机
到2025年冰雪专业人才缺口或达十万,企业进院校招人变“抢人”
北大院长实地探索瑞士冰雪小镇,揭秘山地雪场如何在夏天也能继续把钱赚
乌鲁木齐水西沟镇开建冰雪特色小镇
[来源:人民网-旅游频道] [作者:] [编辑:胡恺睿]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