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直接取消,或是改为网上办理,或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再过不久,北京将取消84项政府部门互要、互开的证明。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基层证明取消 居民去社保所两分钟办好手续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07-25 16:07

  或是直接取消,或是改为网上办理,或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再过不久,北京将取消84项政府部门互要、互开的证明。

  而这并非北京首次大规模向基层证明“开刀”,据介绍,自去年起市政府审改办便持续推进证明削减行动,市、区两级2016年共取消了129项涉及群众办事、创业的各类基层证明。伴随“奇葩证明”、“无谓盖章”的大幅减少,群众办事更加便利的同时,基层工作也得以“减负”,便可腾出手来投入到社区建设之中。

  欣喜

  半信半疑去了社保所 两分钟就办好了

  “我们这儿有位外地居民,每年都为了能从原籍领取退休工资,来居委会开居住证明。今年我们告诉他不需要了,他半信半疑去了社保所盖章,结果两分钟就办好了。”回忆起不久前那位居民的惊讶和欣喜,广外街道依莲轩社区党委副书记任堃忍不住笑了。

  以广外街道办为例,在清理证明的前一年,共开具各类证明约1.8万余件,清理后半年下降到5000余件,年办理量下降了44%。

  而在更早以前,居委会曾一度经受着“奇葩”证明开具要求的挑战。广外街道手帕口南街社区主任薛梅就遇到过一对母女,到居委会要开一份“胎儿畸形”证明——女儿怀孕7个月时检查发现胎儿畸形,但医院要求居委会开证明才给做人流。

  “居委会能证明什么呢?”薛梅对此十分为难,但作为居民办事的“最后一公里”,考虑到居民再没别的地方能找,她坦言有时做不到的事,也“顺着居民的意思给办了。”只得在居住证明的样本后附上“根据医院检查结论显示,胎儿畸形”,并盖上居委会的红章,这家医院才给做了手术。

  令广外街道依莲轩社区主任杜镇国印象深刻的,则是去年为一位老先生证明“我爸是我爸”。

  “这位老先生想为父亲申请海葬,海葬要求出具父子关系证明。他拿了户口本、身份证不行,单位出了证明也不行,必须是我们居委会开具的父子关系证明,民政那头才认。”杜镇国哭笑不得地表示,“我们后来凭据什么给他开了证明呢?其实就是凭他单位开的那份父子关系证明。以证明开证明,有时候是很无奈的办法。”

  对此,杜镇国分析,居委会受区民政局管辖,和市民政局、民政部属同一体系。“所以民政口就认我们的证明,单位开的不认。但我们依据的恰恰是一个他们不采信的证明。”他坦言,其实事情很简单,看一下户口本就行了。“谁会为不是自己家的人拿骨灰去办这事儿?”

  转变

  个人承诺代替证明 开具总量减少大半

  去年11月,“申请骨灰撒海的经办人与死者关系的证明”终于被取消,想为家人海葬的市民什么证明都不用开,直接申请就可以了。与之同时取消的还有其他70余项基层证明。

  在居委会负责人看来,其中由个人承诺代替繁琐书面证明的方式,尤为具有强调个人信用和责任的先进性,并切实为居民带来便利。例如过去老年人想补办结婚证,得由居委会提供一份夫妻关系证明,证明俩人是“事实婚姻”。还得由儿女证明“爸妈确实是夫妻关系”,然后儿女还得证明自己确实是儿女……现在改为提交身份证、户口簿等有效证件,外加夫妻双方个人声明即可。

  “先认可居民的个人承诺,如果发现哪里出了问题再进行事后追责。”任堃认为,责任主体的转化能够带来更为清晰的办事逻辑,提升办事双方运转效率。

  作为新型小区,依莲轩社区外来人口较多,老两口到北京给子女看孩子的情况特别普遍。每年5至8月期间,老人们便纷纷去居委会开居住证明,再拿居住证明去街道社保所换取给老家的证明,才能继续从原籍领取退休金。任堃回忆,以往这种“异地生存”类型的证明要占到居委会年开具证明总量的50%至60%,集中的那几个月,每天都得开出三四份。

  “老人有居住证或者办了居住登记卡还好,上面会有个人信息。要是什么都没办,就得拿着户口本,证明他跟子女的关系;还得拿房本,证明他是这儿的常住居民。我们还要跟党员、志愿者了解他的情况,如果谁也不认识他,还要入户核实,特别繁琐。”任堃表示,自从去年这项证明取消,居民便可省掉居委会这一步,直接拿着身份证去街道社保所填表盖章,写一份“个人承诺”就可以了。

  将个人承诺放在首位的还有失业证明的简化。任堃解释,以前如果人员失业,社保所要发失业金。但还有一部分人员压根就没就业,想申领救济就需要居委会出一个证明。“可毕竟我们也不是专业管这方面的,去了只能证明他住在那儿,至于上不上班,我们没法24小时跟着他。现在居委会的证明取消了,变成居民先承诺,说自己没有收入,再由社保所派人去调查,比如询问周边的人,或者了解他家有什么经济困难,提供依据给民政局,由民政局去考量够不够发放救济的标准。”

  证明工作“减负”了,基层负责人得以腾出手来投入到更多的活动组织当中。社区成立了背街小巷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为身边的环境建设出谋划策。还组织文体爱好者成立了舞蹈队、体育队、模特队,日常的培训排练热火朝天。京津冀广场舞邀请赛、民俗节、模特大赛、街道文化体育节等,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期待

  部门之间得配套 不能“这边省了那边还要”

  再过不久,又有一大批证明将被取消。拍手叫好的同时,基层工作人员对一些尚未纳入取消名单中的证明怀揣更多期待。

  就在前几天,任堃梳理了今年1至6月依莲轩社区开具的证明,并按类型频繁程度简单排了排序。令她颇感惊讶的是,占据榜首的是居民们因为丢失了水卡、电卡、煤气卡等,在补卡的过程中被要求开具居住证明——总计180余件证明中,此类证明占到70%。

  在任堃看来,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越梳理越觉得奇怪,拿房本、户口本都可以证明房子是谁的,为什么要居委会开证明?”尤其是老年优待卡,现在已经不通过居委会,而是直接到农商行办理,但补卡时依然需要居委会开证明。“办过的东西会有办理记录,卡丢了信息还在,却偏偏要我们去出具证明,而这恰恰是还没有取消的。”

  此外,老人退休时发现独生子女证丢失,想要补办,目前也需要居委会开具证明。任堃坦言,自己曾帮相熟的居民私下问过一次,居委会的证明其实无关紧要。“档案里都有独生子女的申请书,只要复印一下就能证明了,非常简单,但现在他们存档案的地方却需要我们开具证明。”

  与任堃有同感的薛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个人信用体系没有完全建成,需要公权力替个人做担保。“有时居民也不愿把一切都曝光给我们,比如低保、申请房子等,到我们这儿来,我们会问得很细,还是比较尴尬的。如果个人征信做得好,可能就不需要什么都出个证明了。”

  另一方面,一些办事单位会通过“要证明”的形式,将自己的责任分摊给居委会。“但我们就会面临两难状况”,薛梅以阶梯水价为例,目前阶梯水价按规定家庭居住6人以上才可享受,自来水公司要求居民开居住状况的证明。

  “其实我们没办法掌握居民家里到底有几个人住。”薛梅解释,由于人户分离非常普遍,因此不能完全以户口本上的人数作为依据。若做入户调查,即便没住那么多人,居民临时“凑齐”6个人肯定也没问题。有时看到一套两居室住了七八个人,心中怀疑,却也无法证伪。要求拿6人以上的身份证,亲戚朋友更是可以借。“所以目前居委会出这种证明,只能按照居民的个人承诺去出。既然都是通过承诺,不妨减少在居委会承诺的中间环节,直接在自来水公司进行承诺。因为这跟居委会没什么关系,不应该把责任转移到我们身上。”

  在薛梅看来,简化程序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得几个部门合伙发力、持续推进。“一项项梳理、找源头,该承担的责任得承担起来。部门单位之间不配套,我们省了人家还要,也是减不下去的。”

  主笔 魏婧

 

 

相关链接:

把脉民生痛点 海口美兰问计基层促问题解决在一线
海口龙华区基层干群围坐枇杷树下交流话发展
王瑞连率调研组来到海口调研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基层文化活起来 百姓精神富起来

 

相关链接:
基层文化活起来 百姓精神富起来
王瑞连率调研组来到海口调研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海口龙华区基层干群围坐枇杷树下交流话发展
把脉民生痛点 海口美兰问计基层促问题解决在一线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左盛丹] [编辑:胡恺睿]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