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国各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空调是炎热夏季不可缺少的“神器”,但在北京、上海等多地,记者体验图书馆、医院、地铁等公共场所,发现公共场所空调温度过冷的情况相当普遍,浪费能源还易致“空调病”。
公共场所空调温度太冷,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媒体报道称,北京地铁13号线“三伏天出地铁眼镜竟会起霜”。还有媒体在陕西实测发现,有电影院的温度最低达到了19℃,已经不能说“凉爽”了,简直就是“冻人”。对此,笔者也深有感触。在广州一些商场、电影院,空调温度过低。走进室内一时爽,时间长了却很受罪。在天河某知名新建商场的电影院里,押金100元出租毛毯的服务还很受欢迎!室外地上能煎鸡蛋,室内却裹毛毯冻成“狗”,有点奇葩。
公共场所的温度设置,并不能只考虑商家经营需要、自身员工感受等,更不是“有钱任性”就行,而是要合乎社会规范、规章制度,还得跟大多数公众的感受相一致,才能体现“公共”二字的含义。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发出相关通知,要求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但长期以来,这一规定的落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不要以为这是个小问题。一方面,空调温度调高些,对节能减排有重大意义。相关测算表明,空调每调高1℃,就可以节能6%~8%,大大减少碳排放。眼下,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有学者称,“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广受欢迎,但其实把空调调高一度,其节能效果比熄灯一小时要显著得多。目前,受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影响,7月份全国单日最高发电量已六次刷新往年极值,北京、广东等多达24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该执行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的规定。
另一方面,夏季室内空调温度太低,对人体健康也很不利。有医生提醒,26℃到28℃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24小时内温差超过10℃,就相当于经历一次寒潮。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中,容易患上“空调病”,引发关节类疾病。而在不同温度的区域出入,忽冷忽热也对血管不利,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可见,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个人健康角度,把空调温度设定在26℃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要把这一规定落实下去,监管部门不妨及时介入。比如陕西省,相关机构就组织实地查验,温度设置不合格将下令整改,不整改则被处以最低5000元的罚款。而在韩国等国家,处罚制度更是细化到了“开着门吹空调”也要罚款。此外,还可通过政策创新,约束企业“有钱不可任性”。山东等地出台公共建筑用电限额制度,给不同建筑规定用电最高限额,一旦超限电价将大幅提高。但归根结底,更重要的是要让环保观念真正成为社会共识。眼下,很多环保组织、大众媒体都发出倡导,“把空调调高一度”,既在电费上省了钱,又让自己更健康,还能缓解全社会的用电紧张,何乐而不为?
公共场所空调温度开多高,绝对不是件小事。过于“高冷”其实并不值得炫耀,还可能是违法之举。把空调调高一度,离文明社会也更进一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