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勇海
机动车临时牌照,是新车正式上牌前上路通行的临时凭证,工本费10元,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临牌竟然也成了一些人疯狂敛财的工具——10元的临牌到了北京、天津和上海等限牌城市,能卖到两三千元。一个包括车管所“内鬼”在内的26人团伙,在短短半年内,非法伪造、买卖临牌近万张,非法获利数百万元。(7月26日《扬子晚报》)
机动车临时牌照虽然只是过渡牌照,但它的法律效力与正式牌照等同。故使用假临牌,属于使用伪造机动车号牌,是对道路交通环境安全有序的极为恶劣的破坏,是交通管理部门重点整治的严重违法行为之一。按照交通法的规定,交警可以扣留并拖移走机动车,对驾驶人处以15日以下行政拘留,并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而非法伪造、买卖临牌,则涉嫌构成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审查属实后,必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待伪造、买卖临牌者的必将是相应的牢狱之灾。
引人思考的是,到底是什么催生了非法伪造、买卖临牌的黑色产业?从上述新闻交待的事实来看,临牌被不法分子盯上,并以之疯狂敛财,是因为一些城市为减轻交通压力而发布“限牌令”,严格控制机动车牌照的发放数量和频率,由此导致大量车主在三次申领临牌后,仍无法办理正式牌照。还有一些大型港口城市有大量进口车(包括走私车),因车辆手续不全等问题,车主办理临牌程序繁琐,有些车辆根本无法办理临牌。这两种因素,使得一些城市对临牌的需求急剧膨胀,有需求才会有供给。
从需求诱发供给上反思假临牌现象,自然没有问题。这也警示交通管理部门:一味依赖“限牌令”给公众制造“正式牌照办理难”,不仅不能堵住公众的旺盛需求,反容易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者寻到弄虚作假、疯狂敛财的良机。也警示交通管理部门:车主办理临牌程序与手续繁琐、周期较长,也可能是不科学的。正如一些商家所说,商机稍纵即逝,车辆运送讲求及时性,一旦办理正规临牌等得太久,容易失去办理耐心,转而追捧假临牌。所以面对假临牌泛滥,当思车牌管理是否存在缺失。
催生非法伪造、买卖临牌这一黑色产业的还有执法不严。一方面,对假临牌的打击力度不够。交通管理部门一旦发现一张假临牌,立即处以罚款、扣分甚至扣押车辆等处罚,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并广而告之,如此高压,必然震慑犯罪。另一方面,对具有临牌代办权的4S店上牌员管理不严,对将假临牌变成“真临牌”的车管所“内鬼”管理不严,让他们有了浑水摸鱼的机会,严重扰乱了交通管理秩序。如何制约惩处这些人的监守自盗行为,当是每个地方的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弥补的功课。(何勇海)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