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家长们的朋友圈热传——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出头,女儿在广州某外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五年级,最近却连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原因是孩子这个暑假中有一个主打节目——出国游学。
出国游学的平均消费动辄三五万,这还是在计划内的。如果孩子在海外耍得尽兴,这个数字大有蹭蹭上涨的空间。现在,假期出国游学俨然成了风尚,不仅需要提前几个月进行预订,甚至还有了“30个名额60多个学生抢”的火爆行情。这种热捧,让暑假有变成“烧钱季”的趋势。
让孩子利用暑假时间出国游学,这种高成本的教育行为,得益于国人在经济活动中已积累的巨大财富。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民众对消费品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正在发生转变、升级。有能力让孩子行万里路,“睁眼看世界”,这是好事。尤其是当前的应试教育渐有与课堂之外进行融合的迹象。譬如,今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包括“一带一路”、高铁等关键词,就要求考生和空间、距离产生有机联系,孩子有游历、阅历,此时就加分不少。基于此番思考,得空让孩子走出国门,走向远方,成了不少家长的“下一步计划”。
但走向远方,并不一定都是诗意的。就假期出国游学而言,里面所承载的愿景固然美好,但放在具体的执行层面而言,却也需要审时度势。
所谓审时,在于出国游学扎堆的小学生群体,他们能否在短时间内贯彻好家长所寄予“提高口语水平”这一最大出发点。而和高中生那些有自制力的准成人相比,小学生出国后,在游与学的两者关系中,能否主动掌握谁主谁辅的秩序,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再说,语言是一门厚积薄发的学科,要产生潜移默化的变化,最起码要有一个严谨的长期计划,这才是负责任的学习态度。暑期出国游学显然概括不了这种需求。共同组团的大环境下,孩子们相互交流一般还是用本国语言,这大大消解了口语的日常练习。而住在当地民宿中,对方的各种背景和资历都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据一些出国游学的反馈得知,保不齐和孩子们同在屋檐下的是印度或者东欧国家的新移民,他们的英语水平如何,无从知晓,别到最后倒成了中国孩子教他们的“主次颠倒”。
至于“度势”,在于家长对于出国游学的动机判断是否具有长远性。出国游学,很大程度是提高外语,但外语在现阶段的教育里,其所占据的权重恐怕是有相对地减少的。曾经万人空巷盛况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这几年顿感风光不在,而英语专业也频频被亮出就业红黄牌。相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研究反而开始吃香,并渐渐成了门显学。对很多孩子而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都来不及采风,却要耗费巨额资金,穿过大半个地球到别的国家,这种投入产出的性价比,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有待商榷的。
相比于对出国游学持较为谨慎的态度,我们更应该在这股热潮中,窥见国内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之焦虑。中产阶级愿意掏出高昂的游学费用来让孩子长见识,并不是为了看世界的新鲜感,而是在国内对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期待往往是失望的。前段时间,就有报道扬州市某中学以夏令营名义,将数百名学生带至近百公里外的地方补课,并向每名学生收取3000元的补课费。这种尴尬和错乱,加深了国内一些父母对于体制内填鸭教育和假期活动吸引力不足的软抵制。
但,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不等于在空间和距离上的优势加持,更不等于半游半学之间的“差不多效应”。如果只是认为支付了数万账单,就能获得相应的教育汇报,这就是家长的功利思维使然。优质教育的本身,往往是家长自己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这是对孩子的有效改变。但经济活动的向心力,似乎给不了中产阶级家长们太多的时间放在孩子身上,于是,他们选择了一种让自己心安的方法,出国游学就是之一。不过,出国游学的远水解不了优质教育的近渴,虽然这个问题映射在一个群体上,但总的而言,对于优质教育的渴望,也恰恰凸显出国民对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关切。(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谢伟锋)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