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外墙上,喷绘着“路灯计划”的标志。 陈悦 摄
29日下午,台风“纳沙”临近福建,邵冬强来到位于沙坡尾20号的“路灯计划”,关好窗,带上些茶叶等“补给”,并做好了在这里值守的准备。他希望,去年“莫兰蒂”袭击厦门时发愿建起的这间共享房间,能在今年的可能来临的大风雨中,真正成为一盏不灭的“路灯”。
近年来,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共享”概念风靡中国,邵冬强“共享”的,则是有茶、有零食、有书、有沙发、有艺术、有音乐,不锁门、长亮灯的共享房间。
邵冬强说,从小屋开张到现在,这些茶具一件都没有少。 陈悦 摄
2013年,从海军退役的邵冬强留在了厦门,他很快打造了一个名为“巢”的共享空间,供自己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使用,大家可以自由来聚会、泡茶,只要走时收拾好即可。这个空间大受欢迎,邵冬强又建了“空间理想家的家”。
去年“莫兰蒂”台风正面袭击厦门,导致厦门多处停水停电,“路灯计划”在邵冬强心里萌芽。他决心,把为朋友打造的“共享空间”,扩展为一个能为所有人带来温暖,如路灯般长亮的升级版共享房间——“路灯计划”。“莫兰蒂”过后,邵冬强在游人云集的沙坡尾租下房间开始装修,到今年一月终于正式开张。
这是一套加上阁楼总面积也不过一百多平方米的小屋,一进门,是可以供十多人围坐的长条木桌,上面摆着好几套茶具,天南海北的人们可以在这里边泡闽南特色的功夫茶,边聊天;木桌旁则是几张沙发,一只书柜,是休憩、读书、欣赏音乐的所在。邵冬强还特意在里间安装了投影仪,免费提供给大家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和分享会。
为了装修,邵冬强可投入不少时间和金钱,很多活都是他自己动手干,他说,把老旧不堪的房间,改造成如今温馨的模样,“很有成就感”。
里间的房顶有一部分损坏了,邵冬强铺上了一层塑料布,又透光,又省钱。常来小屋的凌寒对记者说,她最喜欢就是下雨天搬张椅子坐在里间,一边看书,一边听打在顶棚上的雨声。
凌寒是IT业从业人员,也是“共享房间”的常客,后来更成为共享房间的义工。这次来共享房间,她专门带来自己亲手缝制的门帘。夏天到了,里间装了空调,加上个门帘,可以避免冷气流失,也省电。
小屋提供空间供路人歇脚,看书。 陈悦 摄
像凌寒这样的人还有很多。邵冬强告诉记者,装修经费中,就有三分之一是众筹实现的;平时,朋友们有旧冰箱、旧家具要处理,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问一声邵冬强是否需要。更有人为小屋长年免费提供茶叶、零食。
在小屋墙上有一个小信箱,供来来往往的人们为小屋留下捐款,邵冬强说,最多的时候,这里的捐款可以应付一个月三分之二的日常开支。
无人值守,自由出入,很多人担心小屋是否能坚持下去。但邵冬强指着木桌上的茶具告诉记者,从小屋开张到现在,这些茶具一件都没有少,而且用过的人都会自觉加以清理。他每隔几天来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小屋里“多出一些东西”:有时多了些零食,有时多了几本书,有时多了一些植物,还有不少艺术家免费提供画作为这间小屋增添几分色彩。
不停变多的,还有来自天南海北人们的留言,墙上的留言卡,邵冬强已经换了好几拨;厚厚的留言本,也已写满了几大本。翻看这些留言本,记者看到,被最多提到的一个词,是“温暖”。
“温暖”,也是凌寒对共享房间的印象。她记得,有一天晚上,自己来小屋闲坐,来自天南海北的陌生人们,泡茶时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一起,几位厦门本地民众还热心地带外地来的游客们去吃“正港厦门海鲜排档”。共享房间就这样让一群陌生人成为朋友,至今还在微信上保持着联系。
这一幕幕温暖的故事,让邵冬强相信共享房间不但可以继续存在,还能进一步复制。在小屋外墙上,喷绘着“路灯计划”的标志:橙色的三角形代表路灯射出的光,彩虹代表希望,特别的是,组成彩虹的不但有彩色,还有一抹黑色——邵冬强说,“生活中难免有黑暗,但更有温暖和希望。”(完)
相关链接:
共享产品花样百出 是拼创意还是蹭热度?
暴晒下共享单车坐垫温度高达79.4℃ 如何降温?
共享的不只是方便,还要安全
智能共享单车通过智能化运营助建绿色海南
武汉出台共享单车“黑名单”机制细则 首批216人入列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