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9日电 题:中国军队武器装备:从“小米加步枪”到国产航空母舰
中新社记者 李纯 张子扬
2017年4月26日,作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重要节点,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在拖曳牵引下缓缓移出船坞,正式下水。
图为航空母舰下水仪式现场(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那一天,身在北京的军事专家杜文龙得知这一消息后,按耐不住自己激动,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这个百年梦想在今天终于成为现实。”
翻开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发展史,从最初的“小米加步枪”,到如今开展航母编队协同训练,90年来,解放军的“弹药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亦折射出这支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困局”下的自我突破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主要以步枪、冲锋枪、迫击炮、野战炮等以缴获或接受的单兵武器装备为主。虽品种“繁多”,却陈旧落后、数量有限。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当时国内工业基础过于薄弱,中国国防事业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应急购买前苏联先进装备,建立独立的国防体系。”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此前撰文称,上世纪50年代中国重工业建设起步时,中国军工部门及时补上了机械化这一课。
杜文龙注意到,从国庆5周年、10周年阅兵式便可看出,在前苏联的帮助下,当时中国国产新一代主战装备有了很大进步。
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在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独立制造的背景下,站在那个需要“争口气”的时代端口,中国成功完成了“两弹一星”项目,创造了世界上研制时间最短的跨越式发展奇迹。
“自那一刻起,中国实现战略打击武器的升级换代和部署,成为解放军综合作战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杜文龙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武器装备迎来“改革与开放”
回顾中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历史节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无疑将武器装备发展送入了“快车道”,开始了“长期落后状态下的追赶”。
徐焰撰文指出,在引进国外先进军工技术的同时,1979年,中国以向埃及出售歼-6战机为开端,打开了国外军售市场。“此时出口创汇获得的收益解决了军工企业的经费来源,又为武器研制提供了重要资金,形成了良性循环。”
杜文龙至今记得,在国庆50周年、60周年阅兵式上,天安门上空飞过的歼-10、空警-500、歼-11等飞机,都是当时的最新型装备。
到了2015年9月3日的胜利日大阅兵,参阅的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84%为首次亮相,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国防实力和国防科技的发展水平。
“中国创造”,成为新形势下解放军武器装备发展最好的时代注脚。
变革时局下的装备建设——“应时而变,顺势而为”
2014年12月,在全军装备工作会议上,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必须把装备建设放在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和筹划。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装备建设战略指导必须应时而变、顺势而为。
在解放军装备学院原副院长刘建看来,“我们现在的两大任务,一个是海上权益的维护,一个是反分裂,这就要求要把与这两大任务相关的装备需求弄清楚。”
面对两大任务,不少军事专家认为,必须统筹各军兵种装备及各类装备的发展,在填补体系空白、补齐短板弱项上找出破解之道,超前规划布局。
而从公开报道来看,从海军舰艇“下饺子”式的入列速度,到自主研发的“大飞机”运-20正式列装部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无疑契合着“应时而变,顺势而为”的战略构想。
“最近我们看到装备发展井喷好像有点司空见惯了。”杜文龙说,从最初的借用、缴获,简单的维护和保障,到引进国外先进武器装备,再到现在“中国智造”的独立创新。90年历程,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发展走到今天实属不易。
言及未来,杜文龙指出,武器装备发展需要必然会与国家战略要求一脉相承。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背景下,加快构建适应履行使命要求的装备体系,将绘制出解放军武器装备发展转型的轮廓。(完)
相关链接:
一周国内热闻:70城房价数据出炉 二手房价下跌城市数量超新房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