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8月2日电(记者谷训)13年前,15岁的峰峰(化名)是重庆市一所中学的初四年级学生,32岁的韩露是重庆牙科医院的一名护士。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中华骨髓库结缘,韩露捐献的120ml造血干细胞挽救了花季少年峰峰的生命。13年后,他们迎来第一次相见。
2004年12月30日13:08,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层流病房,60ml带着捐献者体温的造血干细胞缓缓流入受捐献人峰峰的体内。24分钟后,整个过程完成。次日,经过第二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韩露总共捐出120ml“生命种子”,峰峰获得了与死神作战的武器。
这是重庆市进行的首例无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也是中华骨髓库提供的第200例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
治疗峰峰所患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佳方案是干细胞移植。但峰峰是家中独生子,没有兄弟姐妹可配型,且当年父母半相合移植技术还不成熟。因此,峰峰唯一的希望是无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说,要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找到与移植相关抗原完全相合的造血干细胞。成功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努力,重庆市红十字会和新桥医院的专家们终于在中华骨髓库重庆分库中找到了干细胞与峰峰完全相符的捐献者韩露。
经过医护人员精心呵护,就在“生命种子”移植后的第43天,峰峰顺利走出了新桥医院血液科层流病房。他的血型已由过去的O型转换为捐献者韩露的B型,这标志着峰峰的治疗获得进一步成功。
光阴荏苒,如今的峰峰已经长大成人,高大健硕。他有一个心愿,时间愈久,愈加强烈:“我手术后心里就一直有个想法,当面向恩人说声谢谢!”
按照国际惯例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规定,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中的供患者双方一年内不能见面,即使一年之后想要见面,也必须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国家管理中心的安排下,双方才能谨慎接触。
身处同城,却保持“互盲”13年。尽管有红十字会牵线搭桥,峰峰和韩露也曾经互赠礼物表达心意,但亲眼见一见对方,仍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终于,在今年的建军节这天,他们心愿达成,相拥而泣。当获悉45岁的救命恩人目前还单身时,28岁的峰峰表示将把韩露当作母亲一样对待,一辈子照顾她。
“你的血给我第二次生命”,这就是没有血缘的“血缘”、因爱而生的“亲情”。
中华骨髓库重庆市分库成立于2003年,韩露对峰峰的成功捐献鼓励了很多爱心人士加入这个大家庭。中华骨髓库重庆市分库副主任黄刚议介绍说,重庆骨髓库目前已收集到4.7万名志愿者的血样,14年来共有69人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
新桥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院方对60余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保持跟踪随访,志愿者们各项健康状况良好,证明了科学安全的造血干细胞采集不会对志愿者身体造成损害。
相关链接:
甘肃首例儿童自体干细胞移植成功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