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服饰》
《古盐田》
《祖与孙》
《海口美丽沙红日》
《海南风光》
摄影,由爱而生。爱上摄影,爱上一种生活方式。石怀逊摄影作品展日前在海口举行,现场展出从上万张海南风光专业反转片中精选的百余幅作品,令观众惊叹不已,而他深情讲述30年摄影之路、感恩生命中的贵人以及对海南无比的热爱之情更是令人动容。作为“海南大画幅摄影第一人”,他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抉择和独特的艺术技巧,目前海南大型场所用于对外宣传的海南风光图片多是出自其手。他倔强地用第三只眼看世界,苦累并快乐着,义无反顾地走在迷人的光与影之路上。
痴迷大画幅的艰辛
石怀逊摄影作品展,吸引观众的是海南山水等极具地域特色的风光片和黎苗风情图。而让行家无比感慨的是,从万余张图片中精选而出的146幅,全是大画幅摄影作品,这在海南迄今为止的个人摄影展中独一无二。
看背影显然是个精瘦老汉,而看面容,其锐利的目光和爽朗的笑容又似刚步入中年之境。他有着怎样的摄影经历?又是如何走上令多数人望而却步的大画幅摄影之路的?
“我迷上摄影始于上世纪70年代!”石怀逊回忆说,他中学时常去一个亲戚的照相馆玩,对传统照相和黑白胶片冲印产生了浓厚的神秘感和极大的兴趣。那个年代,摄影是比较奢侈的事情,照相机更是奢侈品,他只能偶尔借表姐夫保管公家的“海鸥”练练手。直到1986年,他才用工作积攒的钱购买了第一台单反相机——国产“红梅”。1991年,他出差到深圳,咬牙花2400元购买了第一台高档相机——尼康FM2,使其业余摄影的兴致迅速升温,最终变成一个超级摄影发烧友。
至于迷上大画幅摄影,则始于1993年,石怀逊从安徽调来海南工作。生活在海口,美丽的椰林大海、蓝天白云,时时撩动着他摄影创作的心,每到周日他就骑上自行车背着摄影包,穿梭于大街小巷。万没料到,一天傍晚他心爱的FM2被佯装载客的“摩的”抢走,他心痛不已。
没有了相机,逛书店成为业余生活的一大内容,无意中被一本介绍大画幅摄影的书籍深深吸引,石怀逊从此萌生了大画幅摄影的念头。半年后,他花费六万多元,如愿以偿地从广州购买了一套Sinar(仙娜)4x5大画幅专业座机,终于实现了大画幅摄影的梦想,成为海南本土大画幅摄影第一人。
“接触大画幅后,我发现自己特别孤独,因为当时在海南鲜有人知道大画幅摄影,没有可以切磋交流的朋友!”石怀逊说,他花钱参加了香港相机代理商分别在广州和成都举办的大画幅专业摄影高级培训班,奠定了相关理论基础。随着对摄影艺术的狂热追求和摄影创作的需要,随后他又相继购买了国产申豪、日本宾得和德国林哈夫等专业大画幅器材设备。
自从有了“仙娜”后,一有空闲,石怀逊就租上三亚朋友的面包车到海南岛的山野田园进行摄影创作。摄影是辛苦的,石怀逊在苦中作乐。1998年5月他去五指山拍摄原生态的美,雇了两个当地小伙,背着沉重的设备上山,硬从雨中等到第二天太阳出来那一刻,借着最美的光线进行拍摄。走泥泞不堪的山道小路,几经折腾后,才发现被山蚂蟥饱餐,其被咬破的肚脐眼血流不止,好多天才完全愈合。
为了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摄影作品,时常多次去踩点;为了得到理想的角度或光线,常常多次去试拍,不计耗费多少时间、精力和财力……“在那些年里,大画幅摄影创作成为我的执着和狂热!”石怀逊如是说。
摄影三十年的感悟
来海南后的前10年,石怀逊就几乎跑遍了海南岛的山山水水,宝岛上那原始自然生态环境和黎村苗寨纯朴的民俗民风不断地激起他摄影创作的热情,投身大自然中,他总有一种释放快门的冲动和快乐。酷爱摄影的他,深深地爱恋上了海南岛的一草一木,每当见到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情景都使他痛心不已。
石怀逊清楚地记得,当他肩负沉重的器材跋涉在海南乐东抱由的山野田园,看到他曾经拍摄和赞叹的一棵上百年的巨大榕树遭到人为的破坏枯亡而轰然倒下时,当他看到博鳌芳岭村曾经拍摄的一片美丽的红树林遭到挖鱼塘者彻底毁坏时,当他发现曾经拍摄的东方天安乡的田野里一棵高大的木棉树不复存在时……他内心总是出现血泪交织的痛楚。
“我明白个人的力量确实改变不了什么,我只有默默地用镜头努力去记录宝岛上那些原生态的美丽和魅力,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责任。”石怀逊说,他深信,记录下来的东西将会成为永恒,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拯救和保护。
转眼到今年60岁时,石怀逊已使用自己的相机创作了31年,其中在海南疯狂拍摄了24年,他用专业座机、120相机和专业反转片相机等,共拍摄各种不同规格尺寸海南风光专业图片上万张。他感慨地说:“这些图片大部分都是拍摄和记录了海南原生态自然景观的镜头,许多镜头因遭到人为的破坏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想拍第二次的机会都没有!”
“有收获,也有心酸和痛苦。最大的收获是多年来凭借自己对摄影艺术的挚爱和追求,换取的那些珍贵图片。”石怀逊说,每张图片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倾注了自己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所投入的时间和金钱现已无法计算。但有投入就有回报,让他欣慰的是摄影作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设计印刷和出版发行了近十本精品摄影画册。
2007年他举办了《美丽的海南岛——大画幅摄影作品展览》,2008年海南省委宣传部出版发行了由他专题拍摄的海南建省20周年外宣画册《魅力海南》。2011年他出版发行了大型生态摄影画册《藏山于海》和《延展空间》精品景观画册。另外,他还专题拍摄和印刷制作了《梵天净土 寿比南山》、《美丽天涯》、《璀璨明珠——魅力海口不夜城》等摄影精品画册。
拍海南风光的奥秘
在海南的摄影生涯中, 石怀逊拍摄的主要题材是海南风光。他自己也一下说不清为何痴情于海南风光摄影,就是觉得心里喜欢拍摄风光,深入大自然中总有一种心情愉悦和释放快门的冲动,再苦、再累都不觉得苦和累,可以忘掉一切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忧愁。再则,他觉得拍摄风光可以使自己更严谨,更适合自己专注和独立思考的特点,拍摄计划、拍摄踩点和测、曝光等都需要在按动快门之前深思熟虑,这对艺术家来说是难得的历练。
石怀逊说,海南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呈现的自然环境和景观特点与他家乡淮北大平原的温带气候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完全不同。海南除了个别树木(如胶林和五指山枫树)呈现季节性落叶特征外,一年四季绝大部分山林树木都是郁郁葱葱。因此,这就决定了拍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完全不同。
对于如何才能够拍摄好海南风光,石怀逊认为首先应该清楚海南的自然环境特征,大海、椰树椰林和原生态都是拍摄海南风光应该着力表现的内容和内地风光不同。拍摄大海离不开拍摄海岸线、岛屿和渔业渔民等;拍摄椰树椰林应着重表现海南特有的“椰风海韵”的特征;拍摄原生态要着力表现海南原始自然生态环境的美丽和魅力,如热带雨林生态环境、山野田园风光和火山石文化等。
“把握住这些海南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特色特征,在观察思考和严谨构图的基础上,选好自己的拍摄专题,花上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创作,拍好海南风光应该没有问题!”石怀逊说,比如要拍摄分布在海南岛南、北“两极”的海南省两个最大的地市级城市三亚和海口,拍摄海口应拍摄出滨海大都会城市的特质,拍摄三亚应拍摄出椰风海韵和山、海、河交融的海天一色的热带滨海城市的特征。
“要问我在摄影创作中与别人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一个‘情’字。我的每一幅摄影作品都是用心、用情去拍摄的,在创作中我从不吝啬付出的就是时间、精力和金钱!”石怀逊说,这也是每当看到自己的构图严谨化、追求唯美化,不惜一切所拍摄的海南风光摄影作品被大量盗用,就痛心不已,“感觉自己的孩子被偷了!”
展现海南美的路径
海南的三亚湾、亚龙湾、三亚东岛、南山、海棠湾、石梅湾、日月湾,以及东岛、西岛、蜈支洲岛、五指山、尖峰岭和霸王岭等等都是能够展现海南岛的美丽和魅力所在,都是让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在摄影家的镜头里,只要用心拍摄,都能够出彩。
“但是,在我的许多图片里记录的海南岛的美与普通游客到此一游所看到的美景可能有着很大的区别和不同,也许会令人失望。”石怀逊说,他镜头里记录的海南岛的美,是经过反复观察思考后,在特定环境、特定光线下,使用相机取景构图浓缩后的美景画面,与一般人“到此一游”所看到的海南的美景有着本质的区别,“像我拍摄的《退潮后的石梅湾》,真要去寻找图片中的美景不一定能够找到,因为此景受天气、海潮等变化已经变换了。”
石怀逊说,他不得不说得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急剧进行的各种改造,现在海南原生态的黎苗族风情和魅力几乎已经不复存在了,大多是要到过去在黎村苗寨所拍的图片中去感受,此外就只能到“三月三”节日现场和一些黎苗风情文化园去欣赏了。但他像拍摄海南自然风光一样,还是兴趣浓厚地是把镜头聚焦在黎族苗族同胞的身上,当然在难找传统民居作背景的情况下,他主要拍摄黎苗族服饰和饰佩特写的镜头,因为这样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充分展现黎苗族的魅力。
石怀逊说,他至今忘不了是10年前,中国摄影家协会原主席邵华为他第一本摄影专辑《美丽的海南岛》作序中所说的:“他的摄影作品以严谨的构图、独到的视觉和精妙的摄影技艺,再配之诗情画意般的语言表述,展示了海南岛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神秘之美,让你充分领路那份真实、那份厚重、那份奇幻与瑰丽,还有那份惊愕、感慨与震撼!”
石怀逊说,为了第一本摄影专辑所获得的夸赞,他不仅坚守在拍摄海南的战线上,而且还在年满60的今年有了下一个5年的拍摄计划,那就是在2022年之前完成一部集艺术性、知识性、科普性和馆藏性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摄影精品画册《中国热带雨林(海南篇)》专著的拍摄。
记者彭桐 摄影报道
(海口网8月5日讯)
相关链接:
首届中国马拉松摄影大赛官方网站正式开通上线,七大功能为参赛者提供便利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