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菜切碎,有利于猪的吃食和消化。”5日中午,来自屯昌县乌坡镇白毛坡村的符文东来到猪圈,向贫困户梁其琳讲授饲料的准备方法。自从和村民共同养猪以来,符文东的技术指导成了家常便饭。
“我也是村里的贫困户。”符文东边往食槽投放饲料,边向记者介绍情况。当初,他在家务农,常为生计发愁。干坐着肯定不能脱贫,于是他在自家荒地盖起猪圈进行母猪养殖。凭借敢想敢做的劲头,找出了一条脱贫门路。
符文东想到贫困户大多资金有限,很难一个人进行规模养殖,不妨走抱团发展的道路,靠着互助养猪,把数量提上去,把规模扩起来。
然而,劝说贫困户共同养猪却没那么简单。“大家担心一没技术二没销路,养猪靠谱吗?”符文东深知他们的顾虑,便决定进行家访,和贫困户推心置腹地聊一聊。
那段时间,白毛坡村常见这样一幅画面:符文东刚走出一户家门,便马不停蹄又跨过了另一家的门槛。有一次还因为走得太急,在村口摔了一跤。把裤管掀开还能看见那道疤痕,他对记者说:“我自己脱贫有望了,可村里人还是贫困户,我怎能不着急。”
梁其琳是第一个被打动的贫困户。今年5月,他购买了8头猪苗,并盖起猪圈,开始跟着符文东养猪。
为了让村民掌握养殖技术,符文东主动进行指导,小到清理猪舍,大至疾病预防,他都亲自一一示范。第一次养猪容易患病,符文东便当起了村里的“巡视员”,每晚准时前往猪圈,检查猪的健康情况。只有听到平静的打呼声,他才能放下心来。
技术问题解决了,该如何打开销路?此前,由于符文东个人的养殖数量有限,只能销往屯昌本地。随着贫困户的加入,养殖数量增加,他可以借此扩展市场。目前,海口、文昌、临高三地的客户已和符文东达成初步购买意向。
他向记者算了笔账,一头母猪至少可以产11只小猪仔,市场价格按400元一只计算,8头母猪产的猪仔可以卖出3万多元。“梁其琳今年年底脱贫,难度不大。”符文东自信地说。
梁其琳并非个例。从5月份以来,符文东还和其他3户贫困户达成互助关系,以养殖经验解决贫困户技术难题,又凭借养殖数量的增加扩大销路,通过抱团发展母猪养殖,期盼实现共同“摘帽”的目标。
相关链接:
海口一养猪场离住宅仅十几米 异味远播村民直呼“受不了”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