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拟立法设立独生子女“护理假”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已经有包括河南、福建、广西、海南等地出台了类似政策,独生子女“护理假”时间在10天到20天不等。
   
 您当前的位置 : 黄灯笼辣评>政治经济>

“护理假”给关照独生子女家庭开了好头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08-08 10:42

  近日,重庆拟立法设立独生子女“护理假”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已经有包括河南、福建、广西、海南等地出台了类似政策,独生子女“护理假”时间在10天到20天不等。

  近年来,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逐步进入老年人行列,独生子女如何照顾父母成为社会性难题。包括重庆、河南、福建等在内的多个省份出台了专门针对独生子女的“护理假”政策,无疑是对于该难题的一种正面回应。

  在全面开放二孩的时代背景下,原有响应计生政策号召的独生子女家庭,则成了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现今,正轮到第一代独生子女担负起养老的重任,对于这个群体及其家庭,公共保障上多做一些针对性倾斜和分担,其实也是对过去计生政策承诺的一种兑现。专门为独生子女设置“护理假”,就体现了这种践诺的思维。但仅有护理假,显然还远远不够。

  据媒体报道,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预测专家王广州,曾运用人口抽查数据和计算机仿真模型估计,2010年全国独生子女的总量在1.45亿左右。而只有一个孩子,使得这些家庭与多子女家庭相比更加脆弱,风险度更高。比如,在养老问题上,独生子女父母在养老上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已然更大,设置“护理假”令人欣喜,但仅有“护理假”显然还不足以完全弥补这种不确定性。虽说在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之前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将继续按规定享受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流动型社会的继续深化,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性”将更为突显,如何让这类家庭享受到同等水平的养老保障,恐怕需更多的政府投入。

  而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又还有一个特殊群体,即失独家庭,他们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公共保障的系统关照。去年,财政部、国家卫计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投入机制的意见》,其中明确了统一城乡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标准,将农村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标准提高到与城镇水平一致,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实行特别扶助制度扶助标准动态调整。这展现了政策对失独家庭的优待,但除此之外的一些细节问题,还有待尽快厘清和落实。

  如“失独再生养”家庭的政策优待问题。按照现行的相关政策,失独家庭如果通过抱养或辅助生育重新拥有一个孩子,将不再享受政策救助。这一点在现实的争议颇大,也考验着相关政策的温度。有政协委员就提出,对待“失独再生养”家庭也应该一视同仁,保留他们原有的每月扶助补助和一次性扶助金等;还有失独家庭要求建专门性的失独养老院,以实现“抱团养老”,但目前仍只有少数地方开始行动;此外,对于失独家庭的现实困难,如监护人缺失,精神上的空虚等,都需要公共部门与专业社会组织的及时介入。

  从某种程度上说,为独生子女专设“护理假”,其最大的意义还不仅仅是假期本身,而在于突显了独生子女家庭的相对“特殊性”,体现了公共政策对这类家庭的应有倾斜与关爱。这一点在全面二孩时代,尤显必要。当然,如何把这种政策善意落实好,仍考验着各地的执行力。而之于整个独生子女家庭群体尤其是失独家庭的公共保障而言,依旧还有很多的短板需要补上。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 [编辑:冯韦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