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柯济
我最近在追某部热播古装剧,对其中一场士子辩论戏印象深刻——虽然辩论双方心里都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但每辩之前必躬身施礼,所辩之词虽然锋利,但都围绕议题本身,而不是人身攻击说“我学贯古今我最懂”“你不学无术你不懂”。如果真是那样,那天下士子送给他们的就不是欢呼和掌声,而是烂菜叶和臭鸡蛋了。
我总以为,这才是学术争论的正确姿态——在公共舆论场,最有力的论据是事实,最能折服人的姿态是尊重对方。
最近这些年,学术争论越来越多地进入公共舆论场,科学争议也是如此。从要不要参与热核聚变实验到全球气候变化真伪,再到最近要不要建大型对撞机和12米光学望远镜的技术路线之争,科学议题逐渐跳出科技界的范畴,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话题。
无论科学家将科学争议引入公共舆论场的动机是什么,客观地说,都有积极作用。在科学家的条分缕析之中,公众能接收到不少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用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它或许比常规科普方式更能吸引大家的关注、科普的效果更好。更重要的是,它更能让大众认识到科学进步的真实进程是曲折和艰难的——科学发展从来都不是科学家们商量一致的结果,任何一个科学论断都要经受大量的批评与质疑,只有通过这样一个成果,才能扫除谬误,找到真理。
这样的公开争论,也能促进科学决策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对科学家来说,让更多行内人参与到讨论中,本身就是一个凝聚共识的过程。就公众而言,毕竟每一项动辄百亿、千亿的大科学工程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广大纳税人有权知道这钱用于何处、决策如何产生;也应该对决策程序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就这两天最热闹的12米光学望远镜技术路线之争,用3镜方案还是4镜方案,不仅完全超出了公众的知识范围,非本领域的专家也无法判断。但抛开技术争论本身,我们应该明白一点: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是要面向未来的战略性部署,不仅要瞄准重大科学目标,也要促进尖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还要考虑人才队伍培养等需求。这些考量都是大科学装置应有的题中之义。当各种需求出现冲突时该如何取舍,需要科学家们抛开门户之见、学科之争,本着对未来、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认真讨论、凝聚共识。
但争论必须限定在科学范畴内,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不能变成科学家之间的意气之争,更不能搞人身攻击,将学术争论意识形态化。科学争论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以个人地位高低论对错、也不以声势高低论输赢,客观事实才是最终的裁判,会给出公正的评价。
而最失败的一种结果,就是争论偏离正确的态度,在无止境的意气之争中蹉跎时间,让中国雄心勃勃的大望远镜计划变得遥遥无期。那才是中国天文学界和科学界之痛。(柯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