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在斑马线上走着走着,却突然脱下头顶戴的帽子,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这一幕车辆礼让行人,行人向司机行礼的画面,被记录在一段时长约9秒的视频中。视频上传到网上后,网友对礼让的司机,特别是对鞠躬的老人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褒奖。
在留言中,也有一小部分网友认为:对礼让鞠躬,是否过分隆重其事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被礼让者都会有这样的举动。更多的行人也许会脱帽,微笑点头示以感谢。而隔着挡风玻璃的驾驶员也会微笑点头回礼,就像我们在公众场合分别时挥手告别一样平常。但是这位老人,应该是位有较高道德修养和文明礼仪的绅士,他用一个小举动温暖了一片人心,也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文明课。
在一切讲究效率的当下,有些城市的车辆在行车时,不会顾及到斑马线上等着过马路的行人,一路疾驰呼啸而过。出租车为了多挣钱,不愿多耽搁时间;私家车为了早点到达目的地,不愿多等待片刻,斑马线前发生的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血的教训缓停不了飞驰的速度,在追求利益至上的时代中,还有人认为,“礼让斑马线”只是契合传统道德要求和追求公共利益的价值理性,并不符合个人最大利益的诉求,它只是作为可以随意取舍的柔性社会规范。
从古至今,礼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清朝大学士张英,在接到家人因为建房三尺地皮而与邻居产生纠纷,要其出面干预时,他却回信说:“千里来信为盖房,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的故至今被世人广为传颂。时代场景发生巨大变化,或许会影响人们的道德取向,但在不同时代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神内核不变。车流滚滚中,斑马线就是生命线,礼让斑马线就是敬畏生命,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价值追求,也是一个时代的道德共识。“礼让”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柔性社会规范,它是对个人行为文明的考验,也是城市文明素质迈向更高境界的阶梯。
“东风催放花千树”,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就是适时而来的东风。一直以来,“礼让斑马线”杭州是一枝独秀。但是,文明基因一旦缓缓渗入城市血脉,东风吹来就是千树花开。借着创建文明城市的东风,江苏宿迁市的“礼让斑马线”已蔚然成风。有数据统计,宿迁市斑马线前公交车、出租车礼让率达95%以上,私家车礼让率达90%以上。“西楚霸王”是宿迁一景,“礼让斑马线”也成了宿迁的城市风景。
斑马线不是简简单单的马路白线,白色平行线之间是行人安全通过马路的生命线。有了对生命的敬畏,也就有了主动礼让的行为。一次“礼让斑马线”,可以成为城市文明的一处风景;一座城市的“礼让斑马线”,就会成为城市的独特风景,这种暖心的风景,会慢慢地提升城市的温度,令人羡慕,让人向往。(菉葭苍苍)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