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与“快” 急救一线少不了他们
120急救工作强度高,强调“急”和“快”,这对院前急救人员能力要求很高,大多数时候他们都面临着情况紧急、环境差、现场混乱以及患者不理解等情况,这无论从工作能力上还是从思想素质上,都是对急救医护人员的考验。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情况,急救一线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经常方便面刚泡上,饭刚打上,只要电话一响起,大家都习惯性地把饭盒一关,冲向急救车。”吴淑虹告诉记者,生命在急救人眼里比其他事情重要百倍。
急救人员为患者进行急救。
去年除夕将近的一个夜里,曾文君所在的小组接诊了一位浑身上下都是呕吐物和排泄物的“三无”患者,为了第一时间为患者保护气道维持通气,她毫不犹豫就戴上手套清理患者口鼻中的呕吐物,帮患者畅通呼吸道、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她细心地擦拭着患者身上的秽物,找出衣物为其保暖;去年8月,受台风“电母”影响,海南省多处发生严重内涝,刚上完夜班的急救医生陆恩青临危受命,带领急救组赶赴临高转运患者。在积水深达1.8米的临高县城,他大半个身体泡在水中,站在涉水车外的脚踏板上,指引驾驶员驶到目的地。4个多小时里,他顾不得换下身上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清理灌进裤腿和雨鞋里的积水,成功将5名危重患者全部转运到海口。
留下因为责任 坚持需要勇气
这些画面,每一天都在海口的院前急救队伍中发生着,奔赴在全市的各个急救团队承担着急救、担架工,甚至心理医生等角色,他们每天出诊量高达10余次,工作强度、工作量与工作压力较普通医生高出许多。
“做了7年急救,是因为心里有责任。”今年7月23日,孔令兴为一个18岁心梗少年实施急救,看着一个年轻的生命在自己的努力下渐渐恢复生机,他觉得自豪和感动,而这也正是每一位坚守在院前急救岗位上的医护工作者最丰盛的精神食粮。
但尽管这样,他们还是经常在抢救现场遭遇市民谩骂甚至追打。“你们怎么这么慢”“你们会不会救人”……类似的指责让不少急救医护人员倍感委屈。“我们理解家属的着急,但是也请家属相信我们对每一条生命都心存敬畏。”孔令兴的话说出了海口市150多位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心声:只要社会对他们有起码的包容和理解,再苦再累都值得。
见习记者钟圆圆 摄影报道
(海口网8月10日讯)
相关链接:
海口开展“小急救员”训练营为青少年暑期安全护航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