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近日,美国司法部正准备介入调查美国大学是否在录取过程中有种族歧视的行为。
《纽约时报》指出,虽然没有表明具体调查对象,但司法部称,将调查大学在招录时对亚裔的歧视行为,这番表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前针对哈佛大学的诉讼案。
名校涉嫌歧视
2015年5月,包括华裔在内的64个亚裔团体组成的抗议联盟提出申诉,指控哈佛在招生时涉嫌歧视,对亚裔申请者设置了比非裔、拉丁裔申请者更高的标准。
“许多亚裔学生都拥有接近满分的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成绩、GPA高居前1%,获得过许多奖项,在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中也展示出了领导力,但是仍然被哈佛以及其他常春藤盟校拒之门外。”申诉书中这样写道。“相反,拥有同等条件的其他族裔学生却能顺利被录取。而且,近年来,这种趋势愈演愈烈。”
哈佛发言人麦乐迪·杰克逊回应称,该校的录取政策是公平的。他们将每个申请者“视为一个整体”,遵循了最高法院确定的标准。
早在2014年,非营利组织“大学生公平录取”就向马萨诸塞州的联邦巡回法庭提起过诉讼,指控哈佛大学的录取政策存在对亚裔的“种族歧视”。
除了哈佛,也有其他美国名校陷入“歧视疑云”。2016年5月,亚裔团体联盟对3所大学提起诉讼,要求审理耶鲁大学、布朗大学以及达特茅斯学院在招生过程中存在的歧视亚裔申请者的情况。
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核心争议在于,以哈佛为首的部分美国名校,是否在录取过程中按照“种族配额”这一标准,对每年录取的非裔、拉丁裔、白人和亚裔美国人的比例进行控制。
“种族配额”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平权法案,美国为保护少数族裔机会均等和族裔平衡,将教育资源的天平向少数族裔倾斜。然而如今,这一平权法案却为亚裔学生带来了“逆向歧视”。定居美国的中国丝路旅行者联合创始人崔依依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美国认为按照比例分配这些资源就是公平,但是,亚裔的成绩在美国各类族裔中是相对较高的,按照比例进行分配,反而抹杀了一些学子进入名校的权利。
亚裔话语权弱
2015年时,奥巴马政府并没有受理该诉讼。有评论认为,此次当局政府如动用行政力量对一个大学展开调查,将是前所未有的。
《华盛顿邮报》刊文分析称,尽管此次调查的重点似乎是针对亚裔的歧视,但美国白人的权益也或因“种族配额”制度受损。司法部的这次行动是为了激励将特朗普推上总统之位的白人选民。此次动作也预示着司法部长塞申斯想要促使司法部民权局颠覆奥巴马前政府的一系列政策。
亚裔学子在大学录取中遭遇不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有分析指出,其根本仍在于亚裔在美国社会中的话语权较弱,政治参与度不高。
全美山东同乡会联合总会会长彭寿臣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很多亚裔不太愿意出头,不太习惯为自己发声。亚裔团体之间配合度不够高,整体力量不够强大。除此之外,亚裔社团的活动圈子大多还是局限在亚裔群体内部,和其他族裔的之间的横向交流较少,因此造成政治影响力很弱。
据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报道,华裔构成了亚裔抗议联盟的大多数。
正如美国华商总会顾问蔡文耀所言,华裔是一个特别重视教育的族群。美国“价格经济学”网站指出,美国精英学校拥有强大的力量。在美国历史上,名校很多时候都掌管着通向财富、权力和知识的大门。华裔作为远渡重洋来到美国落地生根的少数族裔,同时也出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希望能通过高学历获得一份相对稳定并且受人尊敬的工作。
“近几年来华裔社团发起的这几次抗议活动不断唤起了美国华裔群体的意识和深层思考。”彭寿臣说。
维权道阻且长
哈佛大学宪法学教授富子·布朗纳金(音译)认为,此次司法部的调查行动不会带来很大影响,因为美国最高法院已经表示了对平权法案的支持。
不过,能让主流社会重视自己发出的声音总是好的。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网站援引该抗议联盟的原始成员之一李斯旺(音译)的话称:“我感到一阵新鲜的风吹了过来。”她希望,司法部的这次决定能够激励针对其他常春藤盟校的抗议活动。
“作为第一代移民,我深刻地体会到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多么重要。即使它最初微不可闻,但只要你鼓足勇气,高声疾呼,总有一天,你的声音会被听到。”
现在的关键在于团结起整个亚裔群体的力量,顺势而上。据美国《侨报》报道,近日,前旧金山湾区库柏蒂诺市市长、现任市议员张昭富与前库柏蒂诺学区委会廖本荣,在旧金山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吁亚裔团结起来,抗议到底。
但是,这件事或许言易行难。
蔡文耀指出,亚裔中有很多族群,不同族群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未必每个族群都会积极参与进来。
另一方面,进一步改善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扭转美国主流社会对亚裔群体的刻板印象,或许也是一条出路。
彭寿臣认为,亚裔在申请大学时,其成绩、特长、参与的活动等等,确实呈现出一些“同一化”的特点,而在领导力和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上,略微有所不足。“增强对子女综合能力的培养,打造多元化特色,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彭寿臣说。
相关链接:
一干就是7年!看海口这位“志愿疯子”如何“玩转”公益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