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寻找新经济增长点
越走越踏实的绿色崛起之路
“踩了生态保护红线,再大再好的项目咱们也批不了。”近日,送走前来办事的企业代表,白沙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陈伟业感叹,面对来办事的人,自己这“黑脸”已经唱了好多回。
铺开一张白沙县域地图不难发现,硕大的生态保护范围将白沙大部分县域面积圈了进去。“红线是触碰不得的底线,任何项目规划往这图上一套,踩了红线都没得商量。”陈伟业说。
对于生态保护的态度,白沙一直很强硬:即使GDP增长慢一点,也要在生态保护上严一点。就在今年,白沙按照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和《海南省市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引》的要求,在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陆续开展了县级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而拟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总面积达到了1355.22平方公里,在省级生态保护区占县域面积58.47%的比例基础上,占比提升到了64.01%。
“增加的保护区范围,主要集中在乡镇、农村的水源地、生态公益林以及水源涵养林等部分,对于老百姓来说,生活环境必须要好。”陈伟业说。
但对于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而言,生态必须要保护,百姓的幸福指数也降不得。对此,白沙县委书记张蔚兰表示,围绕我省的十二个重点产业,白沙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牙叉镇的东风村,养殖户陈君将果子狸特色养殖做成了年产值超200万元的特色产业,同时还带动周边的100户村民发展起了蜜蜂养殖。“产业能做这么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农户的腰包鼓了起来,而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陈君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今年他还将60户贫困户纳入了自己的合作社,寻求抱团发展共同致富。
不仅仅是果子狸养殖,还有山鸡养殖、南药益智种植等等,如今,生态环保、效益良好的林下经济已经在白沙“遍地开花”。今年,白沙还结合“多规合一”改革,先后规划了南药小镇、茶香小镇等特色产业小镇的开发,计划建设的千亩茶园、万亩南药基地,都是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发展起的绿色经济,以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让绿水青山成为充实百姓腰包的“金山银山”。而在2016年,白沙还完成造林2500亩、培育各类苗木180万株、义务植树25万株,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4%左右。
去年异军突起的白沙电商,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淘花”盛开的背后,是白沙在生态保护的红线下摸索出的发展新路。仅仅去年一年,刚刚起步的白沙电商实现了线上交易额超4000万元、订单量超17.5万单、购买人数超4.1万人次,白沙把深山里的农产品卖到了全国甚至海外,助力1719户贫困户脱贫。
“生态保护红线碰不得,白沙另寻发展之路,同时也让这条绿色崛起之路越走越踏实。”张蔚兰说。
如今,白沙在统筹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加快产业融合,推动海南中部热带生态特色农业基地、海南中部绿色农林产品加工交易基地、海南中部休闲养生旅游胜地和海南重要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践区等“三地两区”建设,在保护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为百姓谋福祉。
从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到现在越保护越发展的绿色崛起,白沙生态保护区的范围越划越大,经济发展的路子也越走越宽。
相关链接:
白沙电视问政聚焦重点项目建设 当面问责推进工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